德國“斷供”烏克蘭並非停止援助 援烏壓力與日俱增
劉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8月6日,烏克蘭軍隊越境攻擊俄羅斯邊境地區庫爾斯克,開啟烏軍首次對俄羅斯本土的大規模地面進攻。
在烏迫切需要盟友鼎力支援的重要時刻,作為全球第二大援烏國,德國執政聯盟于8月16日就2025年財政預算草案達成一致,宣佈因受制于“債務剎車”,今明兩年將不再為烏克蘭提供新的援助。8月14日,多家德國媒體也透露,德國聯邦總檢察長曾于6月對涉嫌參與炸毀波羅的海“北溪”天然氣管道的一名烏克蘭人發出逮捕令。觀察人士將兩個事件聯繫起來,引發有關“德烏關係生變”“德國‘斷供’烏克蘭”的傳言,但事實上德國在財政政策框架內仍然堅定支援烏克蘭。
德國“斷供”並非在“懲罰”烏克蘭
早在8月5日,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就曾致信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和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強調德國將堅持“債務剎車”,稱在未來幾年的財政預算中,只有在“融資得到保障”的情況下,才能採取具有付款義務的“新措施”。該言論暗示德國不能無視財政紀律無限度向烏克蘭“輸血”,但這也同樣意味著,德國“限制”援烏並不是在對烏克蘭表達不滿。
儘管德國總理朔尓茨並未對烏克蘭公民涉嫌炸毀“北溪”管道及烏克蘭在巴黎奧運會期間進攻俄領土作出過多評論,但德國外交部于8月9日發佈聲明稱,“烏克蘭擁有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且自衛原則不僅限于自身領土”。德國聯邦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馬庫斯•法貝爾(Markus Faber)也公開表示,“烏克蘭對庫爾斯克的攻擊完全合法”“烏克蘭有權自由使用包括德國武器在內的所有獲捐物資”。
德國不再提供新援助並不代表停止援烏
面對“德國變相逃避責任”“在‘債務剎車’的祭壇上犧牲烏克蘭命運”等批評聲音,德國聯邦議院預算委員會澄清,高達近80億歐元的2024年德國對烏援助預算已用盡,本年度內無法追加對烏援助,否則將難以填補預算缺口。在2025年年度預算中,德國為援烏預留了40億歐元資金,當然2025年度援烏計劃也已超額。今明兩年,德國雖不會在此基礎上新增對烏援助開支,但已獲批的援助項目仍將如期交付。8月18日,德國財長林德納也回應稱,德國不會“斷供”烏克蘭,未來部分援助將更為“國際化”,強調七國集團已就利用凍結的俄羅斯國有資産利息為擔保,向烏克蘭提供500億美元貸款達成初步一致。
8月19日,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特姆•烏梅羅夫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感謝德國新交付的軍事物資,包括新型Iris-T-SLS 防空系統、炮彈、無人機和小型武器等。烏梅羅夫的這一表態打破了“斷供”傳言。朔尓茨也于同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重申德國對烏克蘭“毫不動搖的承諾”。
德國大力援烏壓力與日俱增
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kiel)的統計, 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德國對烏援助總額為172億歐元,僅次於美國,是全球第二大對烏援助國。即使2025年度德國援烏金額“腰斬”至40億歐元,仍遠高於法、日等國年均水準。此外,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德國共接納約110萬烏克蘭難民。為安置難民,德國支出總計高達282.4億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對烏援助政策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
一是財政壓力居高不下。近年來,德國經濟始終處於低迷狀態。2023年,德國GDP萎縮0.3%,是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負增長的經濟體。2024年,德國經濟仍較為疲軟,經濟增長率恐在七國集團中再次墊底。同時,德國政府始終堅持“債務剎車”,要求政府將新增財政赤字控制在GDP的0.35%範圍內。在國內經濟增長停滯不前甚至衰退的背景下,德國對烏援助能力嚴重受限。
二是國內反對聲音抬頭。隨著烏克蘭危機久拖不決、德國財政吃緊,援助烏克蘭雖仍是德國的“政治正確”,但反對聲也開始高漲,批評德國對烏提供武器無異於“火上澆油”,無助於烏克蘭危機的和平解決,不滿政府削減福利政策為烏克蘭支付“天價帳單”。德國新成立的政黨“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公開反對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其在德國東部地區支援率已高達15%。
三是選舉在即,德國政策明顯內顧。2024年初,因需填補財政“大窟窿”,德國政府被迫執行緊縮措施,取消系列福利政策,引發農業、客運、物流等行業大規模抗議,執政聯盟支援率持續走低。2024年9月,德國東部三州即將舉行州選舉。一年後,德國也將迎來聯邦大選。烏克蘭危機衝擊歐洲安全穩定,援烏雖仍是德國的政策重點,但為贏得選票,各政黨也將更顧及民眾情緒、關注民生政策,避免因對外“過分慷慨”導致選舉失利。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