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莫以地緣政治邏輯“歪解”奧運

2024-08-15 15:19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作者:于海龍

巴黎奧運會結束了,中國代表團摘下40枚金牌,創下參加境外奧運會的最佳戰績,在金牌數上與美國持平。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不僅是全世界頂尖運動員同場競技的平臺,更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不同文化之間增進理解、加強交流的橋梁。然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日前發文,從地緣戰略競爭的角度加以分析,稱奧運期間的突出表現表明中國作為美國21世紀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對手“幾乎全方位崛起”。不得不説,艾利森教授的解讀在西方具有一定代表性,但這話也著實説過頭了,是對奧運的一種“歪解”。

國際奧林匹克賽場不是大國戰略競爭場所,而是為了讓各國運動員不論膚色、文化等差異同場競技,共同傳遞合作進取、平等友愛的人性之光和人民之誼。“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更是重在超越國家之間不同的發展階段、政治制度和歷史傳統,在共同的競技規則下公平競賽。從這個意義上説,奧運賽事有助於超越狹隘的政治文化與意識形態差異,拉近以運動員為代表的不同國家民眾和社會之間的距離。

巴黎奧運會上,中美兩國所獲金牌總數位居所有參賽國家和地區之首。而“艾利森們”首先想到的一個背景,就是在全球經濟總量等諸多方面,美中都已經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大國。而自特朗普政府開始,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戰略競爭對手”,並開始結束20世紀90年代初克林頓政府以來的對華“接觸政策”;拜登政府執政以來繼續醉心於對華圍堵遏制,以“脫鉤斷鏈”或“去中國化”“去風險化”等狹隘、私利至上的説辭加大戰略打壓。正是按照這樣的思維邏輯,奧運金牌數量第一第二之爭,也被他們納入了中美地緣戰略博弈的範疇。

客觀而言,在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等因素綜合作用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但自500年前的“大航海時代”乃至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歐美國家一直主導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科技創新步伐以及世界範圍內財富與權力的再分配等。這種局面恐怕短時間內還要持續,世界權力、技術和財富結構總體上仍將保持“西強東弱”格局。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世界權力分配格局依然是“西方中心主義”。美國為了穩定自己的單極霸權地位,把綜合實力與其最為接近的中國視為“最大威脅”,罔顧21世紀世界政治的時代性變化以及兩國人民乃至世界絕大多數人民嚮往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願望,固執地維持對華全面戰略打壓態勢。我們對美國的戰略遏壓保持警惕和有力應對,但同時明確表態不想與美國陷入大國戰略競爭,堅定拒絕“脫鉤斷鏈”,拒絕“新冷戰”和陣營對抗。

在這樣的背景下,巴黎奧運會被美國戰略界一些人視為中美戰略博弈的戰場,這只能是對國際奧林匹克精神的扭曲和抹黑。中國的發展對內是著力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對外是堅持做負責任的大國,努力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與其他國家共用發展紅利。雖然奧運會金牌數排名牽動人心,但在美方加大對華遏制打壓、美國戰略界試圖按照地緣政治邏輯歪曲奧林匹克精神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繼續保持清醒,不能落入“奧運金牌之爭是中美地緣戰略競爭”這類話語圈套。

一個能持續取得令世人矚目成就的大國,首先還是要立足於做好自己的事,持續提升現代化與科技創新的引領力、人民幸福基礎上的凝聚力以及走向世界和影響世界的感召力。由此視角觀之,奧運會金牌數之爭背後,説到底是一個國家治理能力和發展水準、體育運動組織與管理機制乃至面向世界能否心胸寬廣、堅持公平公正等綜合因素之爭。巴黎奧運會上,中國堅定支援國際奧會在世界最高級別體育賽事上執行有效的國際治理,堅定支援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在全球範圍內實施獨立、公平、一致和有效治理,都生動體現了我們一直以來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理念。

來自巴黎奧運會賽場內外的林林總總,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理性、客觀、冷靜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有關這場國際體育頂尖賽事的地緣政治化解讀一方面值得我們警惕,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得以從戰略視角審視中國與世界關係的變化,更加科學、準確地看待美國等西方國家挑動的大國競爭,並在變亂交織、複雜嚴峻的國際戰略格局中思考我們的長期應對之策。基於這樣的認知,我們未來會繼續堅定不移地做國際社會的“正能量”,理性清醒地思考和應對大國關係,持續塑造和推進周邊外交,讓中國人的世界觀以及中國的戰略智慧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示。(作者是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執行院長)


【責任編輯:高霈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