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從5%讀懂中國經濟韌性

2024-07-19 09:37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品質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國內外研究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宏觀政策還將加力顯效,中國經濟完成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

“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成績來之不易”——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4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這一增速與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基本相符,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彰顯中國經濟強大韌性。

5%的增長,為什麼説“來之不易”?

難在逆水行舟,頂壓向前。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地緣衝突升溫、大國博弈加劇,發達經濟體高通脹黏性仍然較強,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從國內看,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約經濟恢復的主要因素,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對於中國這麼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説,在這樣複雜嚴峻的背景下能夠實現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實屬難能可貴,各方面都付出了艱辛努力。放在全球範圍內比較,這一增速依然保持了領先水準。

逆水行舟,必須行之有法,那就是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穩,是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確保增長、就業、物價不出現大的波動,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進,是要堅持高品質發展方向不動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品質、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進”的態勢,從體現新動能的新産業新産品上得到充分體現。今年以來,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始終高於全部規上工業增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不斷成長,以運動健身産品、綠色智慧家電、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升級類商品成為消費新增長點。

穩中有進,離不開宏觀政策的有力支撐。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針對經濟運作面臨的困難挑戰,我國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並靠前發力、加快推進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強的政策措施。比如,“兩重”(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援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雙新”(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等。這些政策效應正在持續顯現,推動國內需求潛力不斷釋放。數據顯示,上半年,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拉動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4%,比全部投資快1.5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2個百分點。

我們常説,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韌性強,概括而言,就是既能抵禦短期波動,更能贏得長遠發展,具有強大的彈性、抗逆力、復原力。韌性從何而來?來自我國完備産業體系、超大規模市場、廣闊經濟縱深、豐富人才資源的優勢,來自深層次改革、高水準開放和全方位創新持續釋放的紅利,來自每一個你我他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和共同奮鬥,來自我國在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中積累的豐富宏觀調控經驗和駕馭複雜困難局面的能力。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品質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國內外研究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宏觀政策還將加力顯效,中國經濟完成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

站在年中看“後半程”,我國經濟面臨的困難挑戰依然不小。二季度增速較一季度有所回落,正是內外部環境多種複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主要指標來看,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現象仍然較為突出,房地産市場還處於調整期,居民消費和民間投資偏弱。對於這些發展中的困難和挑戰,要予以充分估計、積極應對,鼓足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抓緊抓實政策細化落實,以高品質發展的確定性來應對前進路上的不確定性。(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