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四海文心】三評“主旋律展新顏”之一:人民性,主旋律作品的“活水源頭”

2024-07-04 12:50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作者:韓浩月

前段時間大熱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改編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這是近年來影視劇作品中較為罕見的一次改編,當然也是一次成功的改編。從散文到劇集,《我的阿勒泰》挑選的角度堪稱獨特與精準,它成功地從散文集中提煉出角色性格,並將散落書中的人物編織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全劇以地方風物的壯美開闊和人物內心的純粹質地,打開了一道通往觀眾內心的門,它所迎合的,是這個時代所稀缺的恬靜、清新與從容。

電視劇《我的阿勒泰》以唯美風格與真摯情感讓人耳目一新,同時也使主旋律作品完成了新一輪進化:主旋律作品的功能性轉移,沉浸與體驗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大合唱”“交響樂”式的宏偉表達是主旋律,“淺吟低唱”“直擊心靈”式的抒情表達一樣也可以是主旋律。

在電影《集結號》《風聲》獲得口碑與票房雙豐收後,它們以對戰爭、諜戰類型作品全新形式的呈現,贏得了“新主旋律”的説法。此後,“新主旋律”又在《人民的名義》《覺醒年代》《山海情》《紅海行動》《長津湖》《人世間》等大量影視作品中,得到了新的延展與詮釋,人們發現,只要是那些講述正義與善良、追求公正與美好的文藝作品,都可以算作主旋律作品。隨著觀眾審美需求的不斷升級,主旋律作品也在迅速進化,已經在無形中貫穿了歷史與時間,形成了一個統一的、連貫的、有繼承有創新的序列。

當我們觀察近二十年來主旋律作品的發展軌跡時,不難看到,主旋律作品的視角不斷切換,領先於形式與內容的創新,這一現象更應引起我們的重視。來自創作者的視角變化,是一種具有引領意義的、積極主動的突破,並非來自觀眾和市場層面提出的要求,因而每次“主旋律”的角度調整,都會帶來新鮮或驚喜的效果,這不僅鼓勵了創作群體對主旋律不斷進行新嘗試的勇氣,也使得市場對主旋律擁有了更強的需求度與容納性,在今天,主旋律作品已經貨真價實地成為了消費與欣賞領域的主流。

誰説只有高投資、大製作、史詩場面,才配得上“主旋律”這三個字?這恰恰是對主旋律的一大誤解,是強行被捆綁于主旋律之上的巨石。主旋律一樣可以是文藝的、輕巧的、清新的,但這樣的主旋律,想要出爆款、出佳作,也必然要滿足以下條件: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文藝的人民性,符合大眾審美,與大眾價值觀不謀而合,具有很強的話題性和討論度,有助於觀眾借助作品釋放向上、向美、向好的情緒。

《狂飆》《漫長的季節》《繁花》……回看近兩年的熒屏佳作,它們雖然在形式內容上有很大的區別,但內裏都藏有真正意義上的主旋律。這些作品把主旋律帶入到一個新場域,讓人意識到主旋律創作仍然有著許多的可能性,正是在對這種諸多可能性的期待下,創作者與觀眾才能夠保持良性的互動,使主旋律作品匯聚成江成海,涌動不息,生機勃勃。(韓浩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