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人文與經濟相互交融 推動高品質發展

2024-07-01 11:09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學思踐悟】

高品質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文化繁榮和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是高品質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裡面的人文經濟學。”人文經濟學的建構,必須契合新發展理念,充分彰顯我國發展的人民立場。人文經濟學的發展,有助於促進人文與經濟的相互交融,進而推動高品質發展。

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建構人文經濟學

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經濟學是研究經濟與文化相互交融從而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學科。建構中國自主的人文經濟學知識體系,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各項要求。

以文化的力量促進創新發展。創新是經濟發展、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因。人文經濟學充分吸收歷史沉澱的豐富文化“養分”,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注重文化對創新主體的價值引領與能力塑造,主張以文化的力量塑造創新氛圍,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以經濟與文化的融合發展促進協調發展。文化和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車輪,文化因經濟的加持而煥發無限生命力,經濟因注入文化而具有更高價值,經濟奠定發展的物質基礎,文化提供發展的動力和價值導向。經濟與文化的共生共榮是良好社會的顯著標誌。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文經濟學應堅持經濟與文化交融互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共促的理念,注重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與融合。

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綠色發展。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文經濟學應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思想,把良好的生態環境看作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經濟發展設置生態底線,強調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産力。

以文化和經濟的聯動促進開放發展。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人文經濟學強調文化的多樣性和經濟的開放性,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的協同聯動,並尋求為破解全球發展難題提供人文方案。

以人文價值促進發展成果的共用。人文經濟學強調人文價值、關注公平正義、倡導發展成果共用,既需要研究如何提升效率、做大“蛋糕”,更需要研究如何促進公平、分好“蛋糕”,從“人”的視角來思考和回答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用等重大命題,堅持公平包容、協同聯動,打造普惠的人文經濟發展模式,讓世界人民共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成果。

在對發展的質與量進行辯證把握的基礎上建構人文經濟學

人文經濟學是從人文視角審視發展的品質,以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來提升發展的品質,建構中國自主的人文經濟學知識體系,必須對發展的質與量進行辯證把握。

為發展方式轉型提出人文目標。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注重發展的規模與速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但往往沒有顧及“好不好”的問題,其中就包括文化發展的品質和水準。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文經濟學必須把是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衡量發展品質的判定標準,對發展方式轉型提出更高的人文目標。

為量的合理增長設置人文底線。經濟增長是經濟活力的重要體現,但不能過分強調數量的增長而犧牲寶貴的人文價值。人文價值既是經濟增長的目標,也是經濟發展的底線。高品質發展作為一種品質效率集約型發展方式,從“數量”增長轉向“品質”提升是必然要求。人文經濟學強調經濟發展的人文價值,實際上是為快速增長的經濟體提供一劑人文“清醒劑”和“提示燈”,使經濟增長在確保數量增長的合理性的同時,始終圍繞人的全面發展而發力。

為質的有效提升奠定人文基礎。實現質的有效提升,關鍵在於培育更加優質的生産力,新質生産力是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人文經濟學強調以文化的繁榮發展增強生産力發展的精神動力,同時在文化與經濟、科技與人文、傳統與創新的碰撞中,為新質生産力開闢廣闊的發展空間,為科技創新提供充盈的文化滋養,不斷豐富經濟發展的人文內涵。

人文經濟學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人文經濟學強調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能夠從發展主體、發展方式、産業結構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以人的歷史主動性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發展的動力歸根結底是人,而且是具有歷史主動性的人。人文經濟學把人視為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創造性、最具能動性的要素,超脫以“物”為載體的現代化,聚焦以“人”為載體的現代化,不斷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創造主體和價值主體統一起來。

以發展方式變革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經濟與文化好比發展的“一體兩翼”和“車之兩輪”,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將導致發展難以為繼。傳統的産業經濟學僅從文化産品的供求分析和效益分析來把握人文經濟現象,忽略了文化之於經濟的價值引領作用。人文經濟學打破了這種狹隘認知,主張“文化-經濟”的深層融合,把文化作為一種複合性創新要素融入生産函數,通過文化和經濟的結構性互嵌,以文興業、以文賦能,助力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人文經濟學所倡導的新主張和新範式,在提升生産力的同時,也勢必對相應的體制機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人文經濟學將發展聚焦于“人”,以人文和經濟的交融互動為導向強調相關體制機制的改革,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要,帶動經濟社會的整體繁榮。

人文經濟學凸顯高品質發展的價值立場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高品質發展的根本價值立場。人文經濟學把“人”作為“文化-經濟”交融互動的核心,強調發展應回到“人”本身。

堅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人民立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把唯物史觀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價值目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學,是真正的“人民經濟學”。人文經濟學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發展的目標追求,將以人民為中心貫穿高品質發展的全過程,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人民立場的生動體現。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高品質發展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人文經濟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加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成為經濟治理的重要思想文化來源。人文經濟學堅持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把高品質發展成果轉化為人民的高品質生活,不斷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業推向前進。

彰顯高品質發展的世界胸懷。實現高品質發展,中國將更進一步發揮世界經濟發展重要“壓艙石”和“動力引擎”的作用。人文經濟學的建構與發展,無疑將推動經濟學的“人文回歸”,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人文考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深厚的文化滋養,體現出中國“義利並舉,以義為先”“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人文精神,也必將為更多發展中國家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提供新的借鑒,開闢文明之間交流互鑒、共用繁榮的嶄新前景。

(作者:魯明川,係浙大城市學院教授、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