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深化改革也是發展生産力

2024-06-28 08:3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袁正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和推動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支援全面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改革也是發展生産力。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時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産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産力。”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産力發展的經濟體制,改革是使社會主義煥發生機與活力的必由之路,是發展與解放社會主義生産力的必由之路,是通過發展與解放生産力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必由之路。

黨的二十大強調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前,中國面臨經濟增速換檔期、産業結構轉型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複雜局面,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仍未完全釋放。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新征程,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深化改革以降低成本、增進效率、促進創新。

深化改革以降低成本。亞當•斯密認為,分工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分工受限于市場範圍,而市場範圍與交易成本有關。中國沿海沿江地區因為水運降低交易成本而最先發展起來。交易成本既包括基礎設施決定的硬成本,也包括法律制度決定的軟成本。深化改革可以完善法律制度,定分止爭,從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正是因為改革開放帶來的制度創新,使體製成本不斷降低,中國經濟才迎來高速的發展。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進一步降低體製成本,激發經濟主體活力。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護産權和契約,發揮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準不斷提高,經濟運作成本也在上升,如勞動力、土地、資源、環境成本等,對經營主體的盈利能力帶來一定的挑戰,因此,需要深化改革繼續降低成本,為經營主體贏得更多生機。

深化改革以增進效率。隨著資源、環境的壓力不斷增大,需推動經濟發展效率變革,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投入、環境損害産出盡可能多的財富,提高全要素生産率。通過深化改革形成新質生産關係,完善新質勞動者、新質勞動資料、新質勞動對象的高效組合和配置,促進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促進生産要素向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發展壯大、未來産業加快培育。要提高資源尤其是稀缺資源的配置效率,完善市場化要素配置體制機制,通過市場價格反映人才、資源、環境、技術、數據等要素的稀缺性。

深化改革以促進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動力變革。創新是第一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管理創新轉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完善技術創新體制,激發企業技術創新、産品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産力,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化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弘揚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完善財政金融政策,激勵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健全要素參與分配機制,激勵人才、技術、品牌等參與生産和分配。擴大高水準開放,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助力中國科技創新。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