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趙敬雅:軍費“2%現象”折射全球安全困境

2024-06-26 14:29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不久前在華盛頓訪問時大秀“業績”,宣稱北約32個成員國中已有23國今年軍費開支“達標”,達到或超過本國GDP的2%。2014年,在美國“拱火”和地緣政治緊張雙重壓力下,北約設定“軍費開支至少佔GDP 2%”的目標。北約歐洲國家隨即開始向2%看齊,軍費開支一路飆升。其他一些國家也或主動或被動的跟進,導致“2%現象”進一步擴散。

現在,“2%現象”越來越演變成一種全球性趨勢。2023年美國軍費開支繼續增長,以9160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在美國帶動下,其他多國出現軍費增長熱,尤其是其所謂盟友或夥伴國家。隨著北約歐洲國家及加拿大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北約全員實現“2%目標”或為時不遠。日本計劃到2027年將防衛費翻倍,達到GDP的2%。南韓發佈《2024至2028年國防中期計劃》,計劃未來5年投入約2700億美元用於軍費開支。澳大利亞發佈首份國防戰略報告,計劃未來10年內再增加約326億美元國防開支,將國防開支佔GDP比重提升至2.4%。菲律賓2024年軍費預算出現創紀錄增長,馬尼拉欲以更大力度採購現代化武器裝備。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軍費開支達到創紀錄的2.4萬億美元,較去年增長6.8%,係15年來最大增幅;而且幾乎所有地區的軍費開支都呈上漲趨勢,歐洲、亞太、中東地區增幅尤為明顯。

“2%現象”在多國出現,根源在於全球安全環境惡化。其一,地緣政治衝突頻發,“不安全感”在全球蔓延。在動蕩的國際局勢下,安全被視作一種“稀缺資源”,多國調整國家安全戰略,追求提升武力以確保自身安全。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刺激歐洲地緣政治意識“覺醒”,歐盟《安全與防務戰略指南針》、德國首份《國家安全戰略》、英國新版國防戰略文件等一系列戰略文件,無不重新強調軍事安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新一輪巴以衝突的爆發,則是中東國家2023年軍費開支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其二,大國競爭日趨激烈,“硬實力”重要性更加凸顯。軍事實力是美國霸權地位的核心支撐之一。為維護全球霸主地位,美國在持續增加本國軍事投入的同時,也開始竭力武裝盟友,以達到“1+1>2”的效果。美國將“2%”的軍費開支目標下沉到北約歐洲國家、日本、澳大利亞等關鍵盟友身上,並強化與盟伴的軍事合作,加大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技術的轉讓和擴散力度。

其三,陣營對抗風險上升,冷戰思維死灰複燃。受俄烏衝突刺激,北約重整旗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竭力展現“團結”一致對俄。與此同時,美國大肆宣揚“民主對抗威權”敘事,著力渲染“中國威脅”,趁勢在亞太地區推行集團政治、挑動陣營對抗。美國推進所謂“印太戰略”,拼湊多個“小圈子”“小多邊”機制,將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引入亞太。在冷戰思維作用下,一些國家追求自身絕對安全,導致國家間猜疑大於信任、競爭大於合作、對抗大於對話。

目前看來,“2%現象”仍在蔓延,全球軍費開支繼續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俄烏、巴以兩場衝突延宕,相關國家對武器裝備、彈藥的需求空前增加。另外,受大國競爭、陣營對抗驅使,美國及其盟友還將繼續砸重金提升軍事實力,核力量、先進武器裝備、新興關鍵技術等正成為重點投入領域。

美國及其盟友盲目追求軍費增長,非但不能保安全促發展,反而會加劇安全和發展困境。首先,“強武力”“秀肌肉”不能平息爭端衝突,只會火上澆油。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北約加速擴軍、擴員,與俄羅斯形成空前對峙。兩年過去,衝突沒有結束,局勢依然緊張。北約同俄展開“核鬥法”,國際社會對於核戰的擔憂再次上升。通常,全球軍備快速擴張的時期也是戰亂衝突頻發的時期。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共記錄了183起地區和地方衝突,創近30年之最。

其次,盲目軍備擴張或激發新一輪軍備競賽、加劇全球安全困境。軍備控制和競賽的態勢是衡量全球和平與安全的“晴雨錶”。冷戰後,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國際軍控取得重大進展。而近幾年,美俄相繼退出若干重要軍控條約,不斷拔除限制軍備競賽的“護欄”,大國軍備競賽勢頭回升。受此刺激,多國安全焦慮加劇,轉而訴諸擴張軍備,被進一步捲入安全競爭的惡性迴圈之中。

最後,安全與發展的天平持續失衡,拖累本國乃至全球發展事業。一國維持軍費開支快速增長,很多時候是以犧牲國內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等領域投入為代價。歐盟2023年GDP增速僅為0.4%,與其軍費開支增長速度形成鮮明對比。美國聯邦2023年可支配預算的62%用於軍事化項目,只有不到一半的預算留給醫療保健、住房、營養援助、教育等國內事項。同樣,國際社會對軍備競賽投入越多,對可持續發展、減貧、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事務投入相對就越少。

實踐證明,一味追求軍備擴張以實現自身絕對安全,無異於飲鴆止渴。只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才能真正破解安全困境,實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