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紫金e評:運載韆鞦,魅力依舊

2024-06-21 08:59

來源:中國江蘇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千年運河與萬里長江交匯處,貨船川流不息。拍攝者:李紅良

2014年6月22日,由揚州牽頭、35座城市共同參與的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項目通過第38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審議,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遺産名錄。大運河銘刻著歷史的記憶、承載著當今的變化、昭示著未來的進步,是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我們的共同財富和精神家園。

悠悠大運河,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申遺成功後,江蘇率先編制出臺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決定》;出臺了江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1+1+6+11”規劃體系……創下了多項“第一”。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唯一的重點建設區,申遺成功十年來,江蘇扛起“原點”擔當,護水脈傳文脈,書寫人文經濟新篇章。

生生不息的運河水,滋潤了兩岸沃土,催生了經濟繁華,也孕育了歷史寶藏,蔓延了文化精神。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隋煬帝陵遺址博物館、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一座座應“運”而生的博物館,不僅整合了運河的珍貴史料,也是運河全線的文旅地標,成為展示運河文化深厚底蘊、培育文化自信的新空間。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誕生的標誌性博物館,置身5G沉浸式體驗區,千里運河近在咫尺,兩岸煙火觸手可及;“運河濕地尋趣”呈現出大運河2000年生態涵養,觀眾讚嘆其“文化公園之中的自然公園”……從歷史流向未來,古老的大運河古今相融,文化與科技同行,見證了新時代中國創造的壯闊征程。

如果説文化就是大運河的靈魂,那麼生態是大運河的生命。今天的大運河江蘇段,堤岸不再是“水泥塊”,而將與整個綠化融為一體。利用綠色生態空間,建設兒童遊樂園、運動步道、健身設施,建設步行棧道和巡河驛道,完成運河夜景亮化,大運河兩岸成為老人能散步、青年能運動、兒童能嬉戲、遊客能遊覽的好去處。790公里的大運河江蘇段,至今千里賴通波,船行河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兩岸風景如畫卷般展開。有水展生機,運河正勾勒出沿線城市新面貌,也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河。

“江南北國脈相牽,隋代千年水瀠漣。”悠然流過千載的大運河及其燦爛文明,不只是留存于博物館、歷史遺跡、人們回憶中,而將更加鮮亮地“活”在當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能量。大運河畔,一處處健身步道、籃球公園串珠成鏈,與沿線創新産業園區一道攜手,以産業科技創新激活新質生産力加速度。咖啡、健身、創新發展……構建著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與千年水道的新關係,續寫著大運河的新故事。

十年呵護,運河新生。十年來,在沿河沿岸兒女的共同努力下,這條千年河流在新時代流煥發新的生機。運載韆鞦,魅力依舊。未來,這條綿亙南北的千頃碧波將迸發嶄新活力,向世界講述著與河共生、共融、共興的故事。(李群)

【責任編輯:唐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