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包容性讓“大金磚合作”生機勃勃

2024-06-11 08:32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金磚國家外長會晤于6月10日至11日在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赴俄出席。應邀赴會的除了金磚十國外長,還有上合組織、東盟等的輪值主席國,以及非洲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等的代表。在極右翼力量衝擊歐洲政壇、巴以衝突分裂世界認知的今天,一個“盤子更大了”的“金磚”卻保持著團結和勃勃生機,這種穩定性令世界矚目。

今年1月,沙特、埃及、阿聯酋、伊朗和衣索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金磚機制發展迎來里程碑,而“金磚”大家庭的擴員仍處於“進行時”,目前有意願或正式提出加入金磚機制的國家達數十個之多。土耳其外長費丹6月3日訪華時表示,土耳其希望加入金磚國家;5月底泰國政府批准了申請加入金磚機制的意向書草案。外界對這兩國的“北約成員國”及“東盟國家”身份抱以極大興趣,這不僅拓寬了“金磚”大家庭覆蓋面的想像空間,也釋放出“大金磚合作”獨特的包容性信號。

事實上,金磚機制始終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從一開始就將“不另起爐灶、不搞陣營對抗、不想取代誰”作為自己的角色定位,無論在擴員前還是擴員後都沒有變。發展中國家打心眼裏認同金磚精神,認可金磚合作機制。尼加拉瓜總統顧問勞雷亞諾·奧爾特加將金磚國家比喻為一個“偉大的家庭,正在為建立一個更公平的世界而努力”。對國際社會來説,這不僅意味著經貿金融領域的更多良性合作,為全球經濟走出困境提供更多動力,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如此規模的人口將有望得到正當合理的話語權,這本身就是國際秩序實現公平正義的題中之義。

説來也巧,本週(6月13日—15日)七國集團(G7)將在義大利舉行峰會。但會議尚未開始,強推單邊制裁、挑動陣營對抗的議程已被媒體曝光。據報道,預計G7除了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繼續拉偏架,還將污衊中方“協助俄羅斯逃避西方制裁”。由美國及其核心盟友組成的G7,代表著全球最富有國家群體,如今卻常常表現出排他性、針對性的小格局。這種為了維護其全球霸權動不動就對外揮舞“拳頭”的架式,著實令人反感,也難怪G7的聲望和影響力大不如前。

與G7不同,“金磚”大家庭提倡的行為模式不是“揮拳”,而是“擁抱”。在尊重各國主權和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建立政治互信,在尊重不同文明、歷史和發展道路的誠意中展開人文交流,在平等互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前提下擁抱經濟和金融合作。金磚機制本身是一種開放性的制度安排,不是非友即敵的陣營,也從不搞對抗,這樣的包容性安排令成員國沒有選邊站隊的壓力。

在吸引眾多新興國家的同時,金磚機制的平臺也並不排斥發達國家,包括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都歡迎發達國家加入。在“全球南方”國家日益展現出自信、不再願意只是被動地作為國際體系的參與者之時,“大金磚合作”順應了歷史發展的呼聲。今年金磚合作的工作重點,包括13項政治與安全合作、17項經貿金融合作和10項人文合作,其中“務實合作”是關鍵詞。“大金磚”包容開放的合作內容,既深且廣。

目前,金磚十國佔全球陸地面積的30%,世界人口的45%,石油産量和儲存量佔到全球能源格局的約40%,GDP總量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G7。金磚國家理應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諸如全球貿易結算體系、高新科技産業等易産生發達國家壟斷的領域,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應當被聽到。今後,一個擁有更多成員和合作夥伴的“大金磚”平臺將成為一個多極化力量中心,致力於共建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國際秩序,讓人類社會的未來更加美好。朝著這個方向穩穩前進的“金磚”,同路人也必將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