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工智慧對話有助於打造普適性規則框架
盤和林 工信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
當地時間5月14日,中美人工智慧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由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和美國國務院關鍵和新興技術代理特使森特、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技術和國家安全高級主任查布拉共同主持。中方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外事辦公室以及美方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商務部派人參加。雙方圍繞人工智慧科技風險、全球治理、各自關切的其他問題深入、專業、建設性地交換了意見。
作為當前世界上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中美加強溝通協調,對於該領域的安全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哈佛大學發佈的《2024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美國在AI發展的主要指標中處於領先地位,尤其是發佈的基礎模型數量和被認為是重大技術進步的AI系統數量。而中國則在授予的人工智慧專利和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由此可見,美國在人工智慧的虛擬發展方面進展迅速,而中國則在技術應用和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方面頗有建樹。兩者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對話,有助於人工智慧未來技術與應用的融合,對於維護人工智慧技術安全和人工智慧應用的産業安全均有建設性意義。
但是,美國當前對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無理打壓、“圍欄築墻”,嚴重損害了中美雙方合作格局。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拜登政府修訂了旨在阻止中國獲取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規定。美國商務部也表示,未來計劃繼續更新對中國的技術出口管制。美方的一系列打壓措施,限制了人工智慧技術及相關産品的廣泛流動。數據顯示,中國是人工智慧晶片最大的市場,每年有70億美元的晶片需求,美國的打壓措施無疑是在斷自己人工智慧晶片的“財路”。同時,這一措施也打壓了人工智慧依託全球産業鏈本可以迸發出的生産活力。中國在人工智慧與實體産業融合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比較而言,美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則有“脫實向虛”的趨勢,中方在人工智慧産業應用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充實案例,本可以幫助美國的人工智慧生態逐步完善。
與美國相反,中方在人工智慧方面以開放和積極的姿態推動國際合作,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中方提出了《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倡議》,積極與相關國家開展雙邊會談。中國與法國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關於人工智慧和全球治理的聯合聲明》。中方更看重在人工智慧領域推動形成一個普遍參與的國際機制和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框架,切實推動AI在世界範圍內的應用,造福全人類。
正因為在人工智慧發展理念上有差異,我們不必期待通過一場會談就可以扭轉美國的遏華姿態,拜登政府官員也表示,他們並不尋求通過一場會談能夠發佈聯合聲明和與中方開展合作,技術保護政策也不容談判。但是,中美人工智慧對話有助於形成技術安全領域的國際秩序,打造更具有普適性的規則框架。目前,人工智慧領域缺少一些普適性的産業發展規則,這些規則對於人工智慧的可持續發展是必要的。中美作為兩大人工智慧發展大國,有義務承擔起這個責任,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人工智慧發展與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達成共識,在兼顧多方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形成更開放、更包容的人工智慧發展的國際秩序。當然,人工智慧安全也是中美共同關注的話題,雙方在管控人工智慧科技風險方面可以實現更多的政府間合作。
綜上,中美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有助於雙方的發展,也有助於形成更包容的發展生態。此次中美對話是兩個處於領域內發展前沿的大國對人工智慧未來的深入探討,這對於形成更普適的人工智慧技術安全的國際秩序和規則有重要意義。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