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從“三個維度”看移風易俗

2024-05-15 14:27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對於改善群眾精神面貌,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大意義,也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近期,鷹潭市對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旨在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凝聚共識,引導廣大群眾正確看待、積極支援和參與全市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工作,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

從歷史的維度看,移風易俗由來已久。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典故:西漢初年,社會秩序很不安定,雖然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但社會風氣沒有大的改觀。賈誼看到這個問題深為憂慮,就上書漢文帝:“雖然政權已經改變,但社會遺風余俗依然存在,而移風易俗、使人心趨向正道的使命不能推卸,不能只用文書往來應付。”這則典故正反映了人類社會對風俗習慣的不斷改進和提升。歷史上,通過移風易俗,社會得以擺脫陳規陋習,推動社會風氣向良善、和諧的方向發展。例如,廢除封建婚姻制度、推行新式教育等,都是歷史維度下移風易俗的重要表現。

從現實維度看,移風易俗勢在必行。提起“高價彩禮”,江西總是首當其衝。分析這一現象的背後成因,還是人們的攀比心理在作祟。近年來,針對天價彩禮“娶不起”、人情往來“聚不起”等群眾反映多、改革難度大的“攔路石”,江西全省上下採取了一系列除陋習樹新風的舉措,就是要在優秀傳統禮俗和陳規陋習之間劃出一條線;就是要告訴廣大群眾,移風易俗是“移”不正之風,是“易”不良之俗;就是要從“根”上轉變廣大群眾的精神面貌,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潛移默化中讓移風易俗觀念深入民心,注入文明的精神力量,引導全社會養成文明、健康、和諧的風俗習慣,凝聚崇德向善、奮進向上的精神力量,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從文化的維度看,移風易俗要因地制宜。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而風俗習慣則是文化的具體表現。在移風易俗的過程中,我們要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的文化傳統和習俗。在此基礎上,也要積極推動文化融合與創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傳統習俗,摒棄和改變不合時宜的陳規陋習,推動形成社會文明新風尚。此外,還要注重文化的教育與傳承。移風易俗不僅僅是改變一些不良習俗,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教育,讓群眾了解並認同新的社會風尚,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以德治自治全面推進移風易俗鄉風文明。(何怡)

【責任編輯:魏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