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需聯手抵制保護主義

2024-05-13 09:04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期一些美國政客不斷渲染所謂的中國新能源“産能過剩”論調,指責中國向全球輸出新能源産業過剩産能。其目的是維護本土産業,抹黑打壓中國經濟,本質是保護主義,後果是破壞全球貿易和産業分工秩序,損害全人類福祉。

美國本質上是在保護自己的低端過剩産能。市場經濟是開放、競爭的經濟,也是企業自主決策的經濟。一方面,企業看到市場前景,為追逐利潤、佔據有利競爭態勢,就會擴大投資,增加産能。另一方面,一定程度的産能過剩,能使市場競爭更加充分,推動優勝劣汰、産業升級。從全球看,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有利於各國産業競爭力提升。産業革命以來,任何新産品的出現、新産業的壯大莫不如此。而以産能過剩為藉口,對市場進行過度保護,往往是保護了那些生産技術落後、缺乏競爭力的行業和企業,結果恰恰導致低端産能大量過剩,産品更新和産業升級難以實現。歷史反覆證明,保護主義的“溫床”培育不出真正有競爭力的行業和企業。彭博社近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國曾對本土鋼鐵行業大行保護主義措施,也未能阻止其就業崗位減少、競爭力與市場份額下降的事實。如果美國將保護主義政策再應用到新能源等産業,不僅會削弱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會嚴重阻礙其汽車、能源等産業走向新生。

保護主義客觀上加劇了全球産能過剩並帶來巨大成本損失。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得到充分發展,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大幅削減,保護主義被極大壓制,結果促進了各國分工合作,推動了要素自由流動、貿易順暢對接、産能有序轉移,形成完整高效的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極大促進了全球經濟增長。但近年來,受地緣政治競爭等因素影響,保護主義重新抬頭,逆全球化舉措大行其道。美國一方面通過加徵關稅、貿易管控、技術封鎖等舉措,割裂全球市場,加重全球經濟“碎片化”;另一方面打著“維護國家安全”的幌子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再造,導致一些領域、一些國家産能重復建設,形成全球産能過剩,進而帶來巨大的經濟社會成本損失。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模型預測,如果全球陷入全面地緣政治競爭的最壞情況,全球平均收入將下降5%,平均貿易額將下降13%。在全球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對新能源等新興産業採取保護主義措施,會帶來更大的損害。

美國的保護主義損害了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全人類福祉。建立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自由貿易,可以充分發揮各國的比較優勢,實現各貿易方的福利最大化,諸如:增加商品種類、降低商品價格、增加就業和收入、提高消費能力等。而保護主義完全是相向而行,往往導致包括通脹高企、生産和生活成本上漲、生産效率與消費者福利損失等後果,而且受損失最大的往往是本國的消費者。美國紐約聯儲的研究發現,對華貿易戰導致美國家庭平均每年要額外支出約831美元。美國卡托研究所的報告還表明,貿易聯繫的瓦解,對低收入國家和發達國家中不太富裕的消費者將産生更加不利的影響。當前,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産品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在全球市場備受青睞,保護主義升級將阻礙公眾獲得高性價比的中國新能源産品,這對美國的消費者來説將是一場“保護主義災難”。

保護主義最終會導致“雙輸”“多輸”的結果。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和投資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在勞動力成本最低的地方生産勞動密集型産品、資本最便宜的地方生産資本密集型産品、技術最先進的地方生産技術密集型産品,並通過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提高全球生産率,實現各國共同發展。而保護主義則會南轅北轍、適得其反。將産能等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違背了經濟規律和發展大勢,必將在中長期帶來“雙輸”“多輸”結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指出,貿易碎片化、技術脫鉤將導致全球經濟産出萎縮,一些國家萎縮幅度可能高達12%。而一個競爭有序、效率更高、容量更大、創新迭出、高度聯通的全球市場,將為各國的新興産能提供不斷擴大的增量空間,讓所有國家都受益。如果在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産業大搞脫鉤斷鏈、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逆全球化舉措,最終會導致全球資源浪費和效率損失,影響全球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縮小甚至扼殺增量空間。

各國要聯手抵制保護主義。當今時代,各國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體,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各國要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經濟全球化大方向,旗幟鮮明主張自由貿易和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堅持按市場經濟準則和世貿規則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把“蛋糕”做大,實現“多贏”“共贏”。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