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優化環評服務助力高品質發展

2024-05-11 14:39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對標改革持續優化生態環境領域營商環境實施方案》,通過深化環評制度改革、優化監管執法方式、強化對企服務保障等多方面舉措,著力為企業打造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營商環境,這標誌著上海在環保領域的管理和服務正在向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

發揮制度合力,提升源頭預防效能。環境影響評價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離不開高效的環評制度。從上海來看,通過深化環評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如將環評納入區域評估、實施“一證式”監管等,這些措施不僅簡化了審批流程,減輕了企業負擔,更重要的是,它們為企業提供了更為明確的環境管理要求,有助於企業更好履行環保責任,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守住生態環境保護底線,強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評服務保障。環評制度的優化並非孤立進行的,而是與監管執法方式的改進、對企服務保障的提升等方面相輔相成。一方面,要提升環評人員業務技能,才能擔起環評項目推進、改善生態環境品質、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等重大責任,更好地服務社會。2023年9月份,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提出,提升技術能力,加強評估力量建設,創新評估服務方式等要求以提高環評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可通過提升資訊化能力來提高環保服務能級,精準扶持産業發展。深化政務服務智慧水準,不僅能提高政務服務的便捷性,更體現政府服務企業的溫度和力度。針對關鍵行業,通過定制化的環保政策,如排污許可“活頁制”、環評簡化等措施,精準扶持産業發展。

可以説,環評制度的改革,不僅是環保管理水準的提升,更是對城市未來發展品質和競爭力的保障。各地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強和改進。例如,在環評制度改革方面,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將環保要求更好地融入産業發展規劃之中;在優化監管執法方式方面,可以加大科技手段的應用力度以提高執法效率和精準度;在強化對企服務保障方面,可以更加注重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反饋意見,以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和方式。

展望未來,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與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真正實現高水準保護、高品質環境、高品質發展的良性互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治國)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