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為基層減負,為幹事創業鼓勁

2024-05-11 10:2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以來,各級各部門致力於推動基層減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基層是落實各項工作的最前端,與群眾聯繫最緊密,只有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才能讓廣大基層幹部輕鬆上陣,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為民服務中。

明確職責許可權,界定各自責任,把該管的管好,把不該管的放下。職責不明確“眉毛鬍子一把抓”,難免多頭領導、多渠道指導,造成重復勞動和資源浪費。因此,必須明確基層工作的權責清單,界定基層單位所承擔任務,人按職責幹,事按制度辦,把可辦可不辦的事項去除,把繁雜的程式簡化,讓基層幹部從各種繁瑣事務中解脫出來,不再當事無巨細的“接盤俠”,騰出時間、集中精力更好地走街串巷、了解民情、服務民生。如此,既增強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有利於工作的開展,也減少因職責不明造成的工作摩擦和糾紛,提升基層服務的品質和效果。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持之以恒為基層減負。基層減負是一項長期複雜的任務,很多問題具有普遍性、頑固性、反覆性,不是一蹴而就能解決。因此,必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用鐵的制度來保障,這包括定期評估減負效果,及時調整不適用的規則,以及聽取基層幹部意見和建議。各級各部門要簡化報告流程,優化考核指標,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文件。此外,要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讓數字多跑路,基層少跑腿。將好的經驗做法上升為制度固定下來,不能隨意突破,把制度的“籠子”扎牢,有章可循、照章辦事,不搞下不為例。減負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基層工作的變化,一些規則可能需要調整,為此,要在減負的前提下,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品質,防止“反彈回潮”。

減負絕不是減擔當減作為,也不等於“少幹活兒”,減負是為了提效率,要有新擔當、新作為。這就需要提振精氣神,保持旺盛的精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以更大的熱情、更高的標準投入到工作中。減負減的是虛,增加的實,突出實幹實效,聚焦“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群眾辦實事,讓群眾得實惠。堅持問題導向,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消除痛點,為實體經濟排憂解難。

減負不是工作量輕了,而是責任更為重大,廣大基層幹部要通過減負,強化抓落實的執行力和時效性,不斷提高能力素質和實踐水準,把減負成果轉化為幹事創業強大動力,全身心投入到經濟發展和為民服務中去,讓人民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何雲逸)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