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空襲伊朗,不能緩解以色列多重困境

2024-04-23 10:2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楊震 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垚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學員

在遭受伊朗空襲之後,以色列很快進行了報復。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4月19日報道,當日淩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東北部卡賈瓦裏斯坦地區傳出爆炸聲,該地區靠近伊斯法罕國際機場和伊朗空軍基地。伊朗國家電視臺報道説,伊斯法罕上空當日淩晨出現3架無人機,伊朗軍方隨即啟動防空系統,攔截並擊落這些無人機,行動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受此影響,伊朗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一度暫時停飛國際航班,梅赫拉巴德、伊斯法罕、設拉子等地多處機場的航班也暫緩飛行。目前,伊朗航班限制已取消。

以色列的空襲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自伊朗為駐敘利亞大使館遭襲對以色列本土進行反擊以來,以色列就一直聲稱要報復。以色列這次空襲主要有三個特徵:

首先,時間選擇非常具有針對性。伊朗空襲以色列的時間是當地時間4月14日,時隔不到一週,以色列就進行了報復,其針對意味非常強——以色列一貫如此,吃了虧儘快報復,從不拖延。這就是一種心理戰術,最大限度利用報復向對手施壓,並盡可能地擴大震懾效果。此外,這一天正是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85歲生日,以色列此舉不無羞辱意味。

其次,空襲目標經過了精心選擇。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稱,19日淩晨,伊朗伊斯法罕地區、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伊拉克巴格達地區和巴比倫省傳出爆炸聲。法爾斯通訊社稱,在伊斯法罕機場和伊空軍第8基地附近聽到爆炸聲。伊斯法罕省有多處伊朗核設施,包括納坦茲鈾濃縮工廠。儘管國際原子能機構聲稱,伊斯法罕的核設施目前沒有受損,但仍讓人想起一件往事: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出動6架F-15和8架F-16,在沒有衛星和地面導航、沒有熟悉地標、沒有無線電通聯的情況下,密集編隊飛行往返2500公里,偷襲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約20公里處的核反應爐,將其徹底摧毀,並且無一損失安全返航,這就是著名的“巴比倫”行動。在對反應堆進行俯衝轟炸時,以軍F-16投下的16顆炸彈中有14顆精準命中目標。短短2分鐘內,反應堆的主建築及設備均遭徹底破壞,行動還摧毀了位於地下4米的核燃料“钚”的後處理工廠。此後,伊拉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恢復核能力。儘管這次以色列並未故伎重演,但並不意味著今後不會對伊朗的核設施下手。以色列此次打擊伊斯法罕的空軍基地,在傳遞自己有能力攻擊伊朗核設施信號的同時,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是不想戰爭升級,使真主黨坐收漁人之利,另一方面也是為未來可能的升級留下餘地。而伊朗較為強大的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以軍的衝動。

最後是空襲手段的選擇也是意味深遠。眾所週知,以色列空軍是中東空中力量的天花板。然而,這次以空軍的主力戰機,比如F-35、F-15和F-16並未出動,只是出動了小型無人機對伊朗進行了烈度較低的打擊,其打擊力度甚至不如伊朗對以色列的空襲。此外,以軍的武器庫中並不是沒有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這次也沒有動用。這充分説明瞭以色列的困境——新一輪巴以衝突和紅海危機已佔用其絕大部分資源,實在沒有實力和心力再和伊朗大打出手,但是面子文章總得做,否則內塔尼亞胡就要被憤怒的國民拋棄。而空襲本身也是對伊朗的威懾——無人機都能突破其防空火力網,遑論突防能力更強的“傑裏科”彈道導彈和“黛利拉”“破壞者”巡航導彈。

儘管經過大量算計並快速實施,但是此次空襲不能絲毫緩解以色列的多重困境:

一是,因為威懾清零帶來的安全困境。此次巴以衝突發生後,全世界驚訝地發現以軍已經失去了以往的強大戰鬥力,以色列在歷次中東戰爭中積累的戰略威懾幾乎一夜之間清零。之後的紅海危機讓以色列束手無策,而4月16日伊朗空襲以色列本土,其實就是這種威懾清零的後果。儘管以色列快速進行了報復,但是並未對伊朗造成實時性損害,威懾清零的負面影響,甚至因此被放大。其他中東國家看透了以色列“紙老虎”本質,今後以色列或將面臨更多襲擊。

二是,新一輪巴以衝突帶來的經濟困境。以色列的國民經濟因新一輪巴以衝突受到重大影響。作戰本身就需要耗費海量資金,大量勞動力參軍導致生産活動受到巨大影響。此外,戰爭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將持續累積。基礎設施的修復、民眾生活的重建,都需要大量資金,這將進一步加重政府財政負擔。不僅如此,衝突升級將進一步惡化投資環境,削弱以色列經濟的增長動力。在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外國投資者可能會選擇撤離以色列,本土企業也會減少投資,這將直接拖累以色列的經濟增長。讓以色列經濟雪上加霜的是,紅海危機的爆發。作為中東唯一的發達國家,以色列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較高,海運對以色列經濟具有重要意義。紅海危機的爆發,必然對以色列經濟産生不利影響。由此可見,以色列今後將會面臨長時間的經濟蕭條。

三是,以色列在國際社會形象受損帶來的困境。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後,以色列軍隊的所作所為讓人瞠目結舌——襲擊醫院、打死大量聯合國工作人員、屠戮平民、故意摧毀民生設施……以軍的行為,不僅違反戰爭法,還屢屢突破人類社會道德底線。以色列的國際形象因此大受影響。資訊化社會的到來,使以軍的暴行通過網路傳遍全世界,儘管以色列有針對性地通過輿論戰進行反撲,效果卻未能達到預期。大多數中東國家將因此對以色列更加仇視,而不少域外國家對以色列的印象則因此轉向負面。

中東已經迎來新一輪動蕩。作為風暴的中心點,以色列面臨的是一個更加風雨飄揚的局面。隨著上述三大困境相互作用,這個年輕的猶太國家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未來?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