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3月製造業PMI顯著回升,彰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2024-04-06 07:0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據統計,中國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8%,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這是中國製造業PMI在連續5個月運作在50%以下後重返擴張區間,並創下近一年新高,超出市場機構預期。製造業PMI是經濟運作的重要評價指標和經濟走勢的晴雨錶。這一數據重返擴張區間表明,企業生産經營活動加快,中國經濟呈現明顯的持續回升向好態勢。

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産指數為52.2%,比上月上升2.4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3.0%,比上月上升4.0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為48.1%,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6%,比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5個分類指數都較上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生産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臨界點,進一步表明中國經濟運作中的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動能逐漸得到釋放。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1.1%、50.6%和50.3%,比上月上升0.7、1.5和3.9個百分點,均在臨界點之上,不同規模企業生産經營狀況均有所改善。尤其是小型企業PMI12個月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並且升幅較大。這表明企業生産經濟狀況的改善態勢正在由大型企業向中、小型企業傳導。從行業分佈看,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5個位於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10個,生産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表徵的産需指數雙雙回升,製造業景氣面明顯擴大。

3月份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是各方面有利因素綜合發力的結果。這再次證明,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發展韌性,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宏觀政策不斷落實顯效。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等重點工作,有力促進了宏觀組合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加快將政策效能轉化為經濟運作的實際成效,促進市場預期繼續向好。比如,3月份,生産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5.6%,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升至較高景氣區間,企業對近期市場發展信心增強。

經濟轉型升級釋放新動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賽道上形成了一批優勢産業,既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也源源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對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提供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産品為代表的“新三樣”在國際市場上獨領風騷,是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典型樣板。這不僅意味著中國産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明顯提升,也預示著以優勢産業為先導,連鎖帶動相關産業加快轉型升級,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新引擎。3月份高技術製造業生産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於55.0%,相關行業産需加快釋放,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經濟轉型升級正為形塑發展新優勢蓄力賦能。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發展韌性。全球最完整的産業鏈供應鏈體系賦予了中國經濟顯著的生産供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蘊含著巨大的消費市場空間,為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使中國經濟能夠從供需兩側汲取可持續的發展動能,不斷夯實經濟發展韌性。而且,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為中國經濟增活力、煥生機,是中國經濟發展韌性足的具體體現,彰顯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對製造業PMI回升發揮了有效托底作用。

下一階段,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和落實力度,切實增強經濟活力,著力改善社會預期,有效推動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中國經濟的回升向好態勢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