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丨緬懷先烈致敬英雄,續寫奮進新征程史詩
鄧海建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亦是明德、明志、明禮的傳統節日。自周開始,已有2500餘年歷史。青山處處埋忠骨,蒼松翠柏念英雄。不管時代怎樣變幻,無論歲月如何流轉,在14億多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清明既是農曆節氣,更是寄託哀思、緬懷先烈的日子。
古人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人皆有父母,家皆有祖先,民族與國家亦有自己的本與源。《論語》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好家風關乎社會風氣”。在這個中華民族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和民族共同記憶的傳統節日裏,既有“命蠶妾、治蠶室”的農耕歷史,更有家國情懷、敬祖意識、尋根心理、報本觀念的價值留存。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天地英雄氣,韆鞦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魯迅先生曾説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據統計,革命戰爭年代以來,先後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目前,國內烈士墓約99萬座,烈士紀念堂館、塑像、骨灰堂等紀念設施3萬餘處,承載新時代褒揚尊崇英烈、教育革命後代的重要功能。清明祭英烈,祭的是“人”,敬的是“魂”。萬千忠骨,萬千熱血,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
一座座豐碑,是歷史的基石;一段段追憶,是精神的賡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崇尚英雄才會産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近年來,國家設立烈士紀念日、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開展為烈士尋親、加強英烈保護,一系列舉措讓“敬仰英雄、學習英雄”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2014年至2023年,國家連續十次以國産大型運輸機和先進戰機接93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回國,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今天的中華大地,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薄力量。
清明是價值的傳承,清明是傳統的延續。人尋根,家續譜,國祚綿長。因此,清明不僅是綠色的風,清明更是紅色的火。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到“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從“我願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無數英雄先烈,守護著壯美中國,托舉起奮進中國。清明祭英烈,傳承愛國情。這如願盛世,已山河無恙,今日之追思如陣陣春雨,灑向神州大地,綿延不息。
“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
最深沉的悼念是銘記,最溫暖的紀念是傳承。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中國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從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期間,無數英雄烈士以身報國,和億萬人民一起,將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緬懷先烈、致敬英雄——這個清明,必會續寫奮進新征程的英雄史詩。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