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治理服務新質生産力提升
宋鷺 中國人民大學智慧治理學院副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蘇州市人工智慧與社會治理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潘穎豪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新質生産力是未來産業佈局和産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隨著資訊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數字化、智慧化浪潮的席捲,智慧治理已嶄露頭角,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在這一變革中,我們不僅見證了技術力量的崛起,更看到了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新質生産力時代。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生産關係必須與生産力的發展要求相適應。當下,我國經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正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大任務。在這一背景下,智慧治理作為一種新型生産關係應運而生,其與新質生産力之間的緊密聯繫和相互促進,無疑為我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慧治理作為新型生産關係的代表形式,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為核心,對傳統社會治理模式進行了革命性的重構。它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管理工具升級,而是對整個生産關係體系的再造和優化。智慧治理能大幅提升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執行效率,同時通過精準化的公共服務滿足民眾多元化需求,這不僅體現了生産關係適應生産力發展規律的歷史必然性,也展示了科技進步引領社會變革的強大動力。
新質生産力則是科技創新成果與産業升級結合的産物,涵蓋了物聯網、區塊鏈、5G通信等前沿領域。在智慧治理框架下,新質生産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空間,成為撬動社會治理效能躍升的重要杠桿。例如,數字孿生技術使實體世界的運作狀況得以實時映射于虛擬空間,便於政府對各類資源進行智慧調度和優化配置;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和透明性特徵強化了政務公開和社會信任機制;5G網路則極大地拓寬了數據傳輸的邊界,助力實現社會治理的即時化和遠端化。這些高科技産品和解決方案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智慧治理的層次和水準,更在無形中催生了新的産業形態和經濟增長點。
因此,智慧治理與新質生産力之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呈現出一種深度交融、互為支撐的共生關係。一方面,智慧治理通過革新生産關係的形式,有效調動和激發新質生産力的潛能,為經濟結構轉型和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強大推力;另一方面,新質生産力的突破和發展,反哺智慧治理的實施效果,豐富了其應用場景,促使社會治理效能與服務水準螺旋式上升。
智慧治理不僅是新型生産關係的具體體現,更是推動新質生産力提升的重要引擎。未來,我們應繼續深化智慧治理改革,以智慧治理的創新實踐賦能新質生産力,為中國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頂層設計上進一步強化統籌規劃,明確發展目標,打破部門間的數據壁壘,打造互聯互通的資訊共用平臺,構建健全的數據治理體系。同時,堅持創新驅動,推進産學研用一體化,加快培育和引進兼具科技素養與治理智慧的複合型人才,為智慧治理服務新質生産力提供不竭的人才保障。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順應時代潮流,把握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歷史機遇,構建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格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