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莫斯科恐襲到底何人所為?

2024-03-25 15:5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張思南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當地時間3月22日,距離莫斯科市中心不到17公里的莫斯科州“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發生恐怖襲擊。據俄羅斯官方當地時間24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音樂廳恐怖襲擊事件已造成137人遇難、182人受傷。恐怖襲擊發生後,“伊斯蘭國”恐怖組織連續發佈現場影像,強調襲擊是其所為。而俄方仍未證實這一點,那麼,莫斯科恐襲到底是何人所為?

3月23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市民走過一面播出蠟燭圖案悼念莫斯科近郊恐襲事件遇難者的電子屏。新華社發

“伊斯蘭國”聲稱對襲擊負責

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當地時間3月23日發佈一條視頻顯示,4名恐怖分子在一處疑似是“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的建築內殺害平民。這是“伊斯蘭國”24小時內第二次發佈現場影像,此前該組織通過Amaq通訊社在Telegram平臺上發佈了四名恐怖分子的合影,並詳細解析“克羅庫斯城”音樂廳襲擊事件的全過程。Amaq通訊社稱,四名恐怖分子裝備了提前準備好的自動步槍、手槍、刀具和燃燒彈,其中三人負責向平民開槍,一人負責點燃建築物。Amaq通訊社還特別提到,除四名恐怖分子外,“伊斯蘭國”還對襲擊現場進行“密切的監控行動”。

襲擊發生當日,“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準確説是“伊斯蘭國”在中亞和南亞的分支機構“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曾第一時間通過Amaq通訊社發表簡短聲明,聲稱對恐怖襲擊事件負責。但在這則最早的聲明中,“伊斯蘭國”並沒有附上任何現場影像資料,俄官方也未予以證實,一度引起對這份聲明的質疑。“伊斯蘭國”隨後連續釋放視頻“證據”,似乎是在回應相關質疑。

事實上,此次恐怖襲擊並不是某種孤立且突發的事件,在此之前,“伊斯蘭國”在俄羅斯境內已經開始了廣泛行動。

據俄新社報道,僅在今年3月,俄方就連續挫敗多起恐怖襲擊。3月3日,俄反恐部隊在高加索邊境地區擊斃6名“伊斯蘭國”成員;3月7日,俄安全部門在莫斯科西南地區消滅了一個與“伊斯蘭國呼羅珊省”有關的恐怖組織,該組織當時正計劃對莫斯科的一座教堂發動襲擊;3月20日,俄官方又宣佈抓捕了一名“伊斯蘭國”戰鬥小組指揮官。綜合這些資訊不難發現,從高加索邊境地區到莫斯科西南,就是“伊斯蘭國”向俄羅斯心臟地帶滲透的路徑,而從其成員被擊斃、“指揮官”被抓獲等事件的頻率可以看出,“伊斯蘭國”在3月已進入異常活躍狀態。

恐襲中的烏克蘭“魅影”?

截至目前,俄官方尚未證實“克羅庫斯城”音樂廳恐怖襲擊為“伊斯蘭國”所為。外界將疑點指向烏克蘭,而美國官員認為,恐怖襲擊完全是“伊斯蘭國”所為,與烏克蘭毫無關係。烏克蘭官員也否認烏克蘭與襲擊有關。

據塔斯社當地時間23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表示,包括四名直接參與襲擊的恐怖分子在內,目前已抓獲11人。恐襲事件發生後,嫌疑人試圖前往俄烏邊境,且他們曾與烏克蘭方面有聯繫。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後在全國電視講話中説:“恐怖分子試圖躲藏起來並逃向烏克蘭方向,經初步調查,烏克蘭為他們準備了一個越過國界的窗口”。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也通過社交媒體表示,美國在輿論上正試圖將發起襲擊的恐怖分子與“伊斯蘭國”綁定在一起。她説:“恐怖分子有意逃往烏克蘭,而就是這個國家,十年來,在西方自由主義政權的操縱下,變成了恐怖主義在歐洲的傳播中心”。

當地時間3月22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目前,看不到任何跡象表明烏克蘭或是任何烏克蘭人參與了襲擊。美方的表態隨即引起了俄羅斯的懷疑。扎哈羅娃質問:“華盛頓的官員究竟根據什麼證據,作出某些人參與了或是沒有參與恐怖襲擊的結論?”

此後有恐怖分子在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布良斯克地區被捕,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烏克蘭的懷疑,被捕的恐怖分子宣稱自己是“受人雇傭發動襲擊”,而非“伊斯蘭國”所秉持的“宗教原因”。

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言人尤索夫強調,俄方有關恐襲事件中“烏克蘭痕跡”的説法純屬無稽之談。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也聲明,烏克蘭與這一事件完全無關,任何將烏克蘭與恐怖襲擊聯繫起來的企圖都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烏克蘭的表態看起來只是外交辭令式的回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從烏克蘭危機的角度而言,烏克蘭對莫斯科發動恐襲並不符合自身利益。

烏克蘭危機進入第三年,烏克蘭正趨於山窮水盡。美國在2月16日的一篇新聞稿中指出,烏軍裝備已出現巨大缺口,而美國對於進一步斥鉅資援助烏克蘭則表現出明顯的倦怠情緒。歐洲方面也表示自己不可能填補美國的缺口。英國《衛報》此前曾報道,烏軍一天的戰損高達600人到1000人,這也讓“美國準備與俄羅斯戰鬥到只剩最後一個烏克蘭人”不再是黑色幽默,而可能成為殘酷現實。

任何有理智的烏克蘭人都不會幻想在戰場上快速擊敗俄羅斯。對於烏克蘭而言,理想的結果莫過於久拖未決的戰爭和戰時狀態下的經濟匱乏,讓俄民眾對“特別軍事行動”感到厭倦,最後迫使俄當局退出戰爭。而烏克蘭對莫斯科發動恐怖襲擊,哪怕是僅僅參與其中,都將為俄羅斯的戰爭熱情注入難以想像的“興奮劑”。為無辜受害者復仇的強烈願望,會轉化為高昂的愛國主義甚至是民族主義情緒:對外,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也將贏得更廣泛的國際支援和道德合理性;對內,俄羅斯民眾將團結在普京指向烏克蘭的旗幟之下,不會再有聲音去質疑這場戰爭的必要性。這是烏克蘭最不希望看到的。(作者係深圳廣電國際傳播中心直新聞高級主筆、主編)

編審:蔣新宇  李智  張艷玲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