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搶抓人工智慧發展重大機遇

2024-03-20 11:21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必須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應用場景豐富的獨特優勢,加快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學技術創新,以人工智慧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應用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人工智慧對經濟運作産生變革性作用

人工智慧不僅可以作為一種産品或服務參與到經濟系統中,而且能實現對勞動等部分傳統生産要素的替代,進而重構生産函數,對經濟運作産生變革性作用。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對我國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推動力。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演進,在高速網路、大數據、超級計算等顛覆性支撐性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強烈需求的共同驅動下,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呈現出滲透性、替代性、協同性等“技術—經濟”特徵,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前沿,對社會結構和經濟格局産生重大影響。人工智慧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類的腦力,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是推動我國科技發展突破、産業優化升級、生産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新一輪産業變革的重要引擎。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於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傳統生産要素並提高經濟社會運作相關環節和參與要素之間的協同性,重構生産、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成熟的人工智慧技術正廣泛應用於醫療、金融、交通、農業等諸多行業,催生出從宏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慧化新需求。當前,新一代人工智慧已具備複雜分析、預測演算法、人機交互、內容生成等多種能力,可以通過海量數據與多元化應用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在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培育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目前,世界各國紛紛將發展人工智慧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具有更強自主能力和內容生成能力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的重要性更為凸顯。面對複雜的國家安全和國際競爭形勢,必須具備全球視野,搶抓新一輪人工智慧發展機遇,全面增強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塑造前沿優勢。

科技創新與産業應用相互促進

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要以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增強原創能力和基礎研究,還要堅持需求導向的科技發展路徑,強化科技應用開發,形成科技創新和産業應用相互促進的良好發展局面。

一是夯實算力基礎。智慧算力基礎設施是數據資源的底座,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與産業發展需要超大規模的算力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從算力資源看,截至2023年,我國提供算力服務的在用機架數達到810萬標準機架,算力規模列全球第二位。然而,目前各類算力提供主體在技術體系、基礎架構、調用介面等方面存在差異,尚未形成全國範圍內可感知和調度的標準化算力服務。應當從國家層面統籌整合資源,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佈局,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深化人工智慧研發應用。

二是加強基礎研究。人工智慧具有多學科綜合、高度複雜的特徵,需注重前瞻性佈局,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體系。一方面,要深入把握世界人工智慧發展新趨勢,加強機器學習演算法、智算晶片、核心軟體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腦科學與類腦智慧、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交叉學科協同突破。另一方面,要從場景、應用著手反哺底層技術發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源開放研發生態,促進産學研用各類主體共創共用,帶動創新能力全面提升。

三是重點開發新一代人工智慧。在戰略層面,發揮好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研判、統籌謀劃,聚焦大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慧關鍵共性技術體系。在組織層面,提升高品質數據要素供給能力,建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加強數據開放共用。在應用層面,圍繞數據採集、數據標注,探索打造數據訓練基地,研發超大規模人工智慧模型,積極探索通用人工智慧發展新路徑。

四是推動産業化商業化應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發揮我國海量數據和巨大市場應用的規模優勢,將技術和産業有機結合起來。要堅持需求導向、市場倒逼的科技發展路徑,強化企業在人工智慧創新活動、技術路線選擇和行業産品標準制定中的主體作用,促進技術成果商業化應用。還要培養更多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協同推進校企合作、産學研貫通。

加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

通過深入拓展應用場景,人工智慧正日益融入人們的生産生活之中,形成“萬物互聯”的嶄新形態。未來,要繼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持續提高生産效率,激發創新活力,重塑産業生態,為經濟社會發展拓展更大空間。

深度賦能産業高品質發展。要加快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網際網路規模化應用,以人工智慧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傳統産業智慧化升級,提升研發設計、中試檢驗、生産製造、經營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全方位全鏈條智慧化水準。要深化人工智慧發展和産業生態融合,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慧經濟形態,促進技術創新、應用創新和業態創新的良性迴圈。

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準確把握人工智慧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徵,加強運用推廣,有效消除數字鴻溝,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要加強人工智慧在社會服務中的深度應用,促進人工智慧同社會治理有機結合,提高公共服務精準化、個性化、智慧化水準。還要強化安全治理,從演算法源頭入手解決人工智慧安全風險與社會倫理問題。

拓展研發與應用國際合作。人工智慧是一項持續演進的顛覆性技術,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演變會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協作,共同發展和治理。要落實好全球人工智慧治理倡議,加強國際交流和對話,共同促進全球人工智慧健康有序安全發展。要充分發揮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等國際化專業化活動的平臺作用,推動開放互信的國際治理對話與合作,加強技術交流、知識分享與資源整合,為人工智慧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共創美好智慧時代。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李濤、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徐翔)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