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需牢牢把握“六個動力源”
袁正 西南財經大學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院教授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産力”概念;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了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態。”
新質生産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通過強化科技創新推動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積極促進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新質生産力是內涵式擴大再生産的生産力。馬克思指出,擴大再生産有外延式擴大再生産和內涵式擴大再生産兩種類型。外延式擴大再生産指單純依靠增加生産要素的數量,如依靠增加勞動力、資金、設備、擴大生産場所來擴大生産規模。內涵式擴大再生産指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改善生産要素品質,提高勞動和生産資料的效率來擴大生産規模。
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需牢牢把握“六個動力源”:
一是強化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文化,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
二、辦好高水準教育。高水準科技靠高品質人才,高品質人才靠高水準教育。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強高品質教育體系建設,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建設一流的大學和一流學科,強化創新型拔尖人才培養,大力提高職業教育品質。
三、培養好、用好高品質人才。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全方位培養好、用好人才。
四、弘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是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産力的主體力量。弘揚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扶持科技成果轉化。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保障民營企業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平等權益。
五、加大金融扶持實體經濟力度。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離不開金融扶持。金融資本應向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小微等新質生産力傾斜。金融業應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為。通過強大的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支援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
六、強化數字賦能。數字技術降低了全社會的資訊成本和計算成本,高效整合資源,形成和共用全人類集體大腦,增進人類智慧,分享人類知識,是賦能科技創新的利器。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 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積極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開展 “人工智慧+”行動。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