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餐桌功能表論”暴露美主導體系的叢林本質

2024-02-26 07:0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席偉健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近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引用美國投資界一句名諺來形容他眼中的國際關係——“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會在功能表上”。

此語一齣,國際輿論界一片譁然。之所以驚訝,主要是因為這種非黑即白、黨同伐異的二值邏輯本身,恰恰是造成國際社會動蕩不安,並一再引發人權危機的根源——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曾坦承,美國人的字典裏沒有“雙贏”這個詞。從爭論誰信仰的神比較好,到爭論誰才應該在地球上生存下去,這種濫觴于西方“一神教”信仰並隨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擴張而散佈到整個世界、排他性十足的價值觀,早就到了必須被旗幟鮮明地反對、批駁的時候了。

結合布林肯在慕尼黑會議上講這句話的現實語境,無論美西方主流媒體如何進行詮釋,其真實涵義無非有二:一是講給被美國視作最大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聽的,意思就是如果中國“一意孤行”地破壞“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那麼,兩國高科技産品供應鏈“斷鏈”“脫鉤”就是必然,美國就會無休止地對中國進行全方位打壓,一再發動包括科技戰、貿易戰、金融戰、意識形態及價值觀戰爭在內的“總體戰”,甚至不排除引發臺海、南海衝突,從而致使兩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二是講給那些在地緣政治戰略上搖擺不定的小國和組織聽的,這種情況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對於以朝鮮、伊朗以及葉門胡塞武裝等為代表的反美主權民族國家及政治力量,就是要通過誘發局部熱戰而將它們放到餐桌上,因為烏克蘭危機“吸金潛力”已經不足,華爾街需要新的“戰爭取款機”來提現;二是對於處於“內新月邊緣地帶”戰略重要位置的歐洲小國而言,布林肯此語正是一種呼應時局的警告,無論是對於一度處於再次爆發內戰危機邊緣的塞爾維亞,還是多次不按美國意志行事的匈牙利,均被告知如果不能堅定地站在美國這邊的話,他們很快也將被推到“顏色革命”的餐桌上肢解、分食。換言之,這句話是美國整肅潛在的盟友隊伍、強迫小國表態站隊的集結號。

總之,這句話的潛臺詞無非是世界各國不聽美國安排、不按美國的規矩行事,就要淪為被肆意打壓和收割的對象,充分暴露了美國主導的國際關係體系的叢林本質。回顧過去一個多世紀的世界歷史,美國的地緣政治生意一直處於穩賺不賠的狀態,這也是其政客口出狂言的自傲根源——從審時度勢地策略性放棄孤立主義傳統,通過中間介入兩次世界大戰而賺得盆滿缽滿,到通過“馬歇爾計劃”在援助歐洲復興的同時,將其情報網路滲透到主要歐洲國家並大打意識形態戰,乃至最終引發“蘇東巨變”,扳倒冷戰對手,均為美國的全球控制力和影響力達到頂峰的表現。

然而,隨著世界格局多極化的深入演進,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美國的戰略失調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一方面,産業資本對於全球化所塑造的供應鏈、服務鏈、科技鏈、金融鏈深度依賴,另一方面,其金融資本及其政治代理人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霸權主義思維作怪,不願意看到新興市場國家和平崛起及其所帶來的國際秩序的調整與重組。

如果拿今天的美國與其文化上的母國、同時也是上一個霸權國家的英國作比較,可以發現,政客投機行為所導致的政治傳統返祖現象越來越明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至少還能沿襲地理大發現時代以來幾百年所積累的“理藩”傳統,玩好精巧的政治杠桿遊戲,今天英聯邦全球影響力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而美國的國家倫理則與舊大陸完全不同,自200年前提出“門羅主義”到19世紀末針對積貧積弱的中國提出“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其政客行事方式在表面上繼承西方近代啟蒙政治理念,以民主的理想示人,實質上卻是無所不用其極,一再通過操弄輿論和煽動民粹而獲得地緣政治戰略改弦更張的合法依據,逐漸從世界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央,並最終取代了英國的霸權。

結合斯諾登在“棱鏡門”中所揭示的秘密,本世紀以來,不管是竊聽盟國政要,還是動輒以暗殺手段達到政治目的,以中央情報局為代表的美國情治系統正墮落為堪比法西斯的黑惡勢力,以各種見不得陽光的手段,強行將包括盟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綁上其霸權利益的戰車。這種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制度化、體系化暴力,正在逐漸撕下“美國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的最後一絲“遮羞布”。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