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北約軍演來勢洶洶,鼓吹對抗並非俄歐矛盾的正解

2024-01-26 09:0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吳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

近日,北約軍事委員會國防部長會議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與會的31位成員國防長以及來自“準成員”瑞典的國防部長,重點圍繞北約新防務計劃的可執行性、北約作戰轉型、北約對烏克蘭的持續支援以及與奧地利、澳大利亞等夥伴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北約歐洲盟軍總司令宣佈了新的軍演計劃,引起外界廣泛關注。

這場代號為“堅定捍衛者2024”的軍事演習將成為北約自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演。首先,該演習的歷時時間長,預計將持續約4個月時間,直至今年5月。其次,場景設計空間跨度廣,為展示“北約捍衛其直至俄羅斯邊界全部領土”的作戰能力,此次演習將在德國、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等多地協同開展。另外,裝備投入規模大,此次演習係海陸空三軍聯演,將出動包括航母和驅逐艦在內的50多艘艦船,80多架戰鬥機、直升機和無人機,以及至少1100輛戰車。最後,參演人數眾多,北約全部成員國以及瑞典均將參加,總參演規模將近9萬人。而此前北約最大規模軍演為2018年的“三叉戟接點”,彼時參演人數僅為約5萬人。

此次北約軍演的針對性強、目的性明確。演習的目的與其説是為了應對與“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發生衝突”,不如更加直白地理解為針對俄羅斯。

在最新的戰略概念中,北約對俄認知及政策已然發生根本性變化。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徹底顛覆了此前歐洲希望構建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安全架構的思維邏輯,對俄的定位也已由“夥伴”轉為“歐洲-大西洋地區最大且最直接的威脅”。在此次防長會議結束後的媒體招待會上,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更是直言“北約必須做好未來20年內與俄羅斯爆發全面戰爭的準備”。值得注意的是,演習的第二階段聚焦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在波蘭的部署,並包括受俄襲擊風險最大的波羅的海三國,其劍指俄羅斯的意圖明顯。

此外,聯合軍演無疑是歐方進一步鞏固跨大西洋同盟關係的重要依託。烏克蘭危機的爆發對歐洲的安全觀和秩序觀産生強烈衝擊,歐洲安全政策目標從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轉向應對現實戰爭威脅和大國衝突,其戰略重心也從經濟和外交議題轉向安全議題,開始尋求在軍事手段與外交和經濟手段之間形成新的政策平衡。

歐美安全紐帶進一步加深。儘管北約各成員國已經紛紛作出了GDP 2%的軍費承諾,就連戰後長期奉行“軍事克制”的德國,也在第一時間宣佈設立千億歐元的特別國防基金,但是縱觀2023年的北約軍費開支,其中三分之二的資金來源依然是美方。未來一段時間,歐對美不對稱安全依賴的問題依然難以得到解決,歐洲迅速提升硬實力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明顯差距。因此,繼續將俄羅斯塑造為“共同敵人”、不斷提升軍演頻次及規模,既符合美方進一步綁定歐洲的戰略利益,也契合歐洲需要美方填補自身硬實力短板的政策目標。

不僅如此,今年正逢所謂全球“選舉大年”,此時舉行這場曠日持久的軍事演習也頗耐人尋味。今年,全球超50個國家和地區均將迎來換屆選舉,其中美國、俄羅斯以及歐洲議會的選舉,尤為值得關注。“特朗普會否重新上臺?”“普京能否繼續連任?”“極右翼民粹政黨或否進一步衝擊歐洲中間力量?”等一系列問題懸而未決。加之烏克蘭危機持續延宕、巴以衝突等地區熱點問題不斷發酵,歐疫後經濟復蘇乏力,民眾獲得感下降,厭戰、反戰情緒持續上升。當前,歐洲民眾“援烏抗俄”的應激情緒逐步回歸理性,美戰略重心持續向“印太”地區轉移,且歐美聯手對俄實施史上最嚴厲制裁,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在此大背景下,“堅定捍衛者2024”軍事演習被視為歐美穩定軍心、展示內部團結以及實力的重要抓手。

但是,俄羅斯始終是歐洲“搬不走的鄰居”。一味追隨美話語體系、持續鼓吹“威懾與對抗”是否真的是歐俄矛盾的正解?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再次重申“歐洲戰略自主”的重要性,表示歐盟需要以歐洲人的身份與其他國家打交道,而非其他國家的附庸。顯然,在一系列的危機與動蕩的衝擊下,“歐洲戰略自主”的概念再次來到聚光燈下,但歐方似乎還是欠缺“壯士斷腕”的決心,亦缺乏針對構建可持續性歐洲安全格局的戰略性思考和規劃。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