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兩黨爭鬥加劇,美政府債務問題難治“本”

2024-01-22 12:28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翟邁雲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美國所

1月18日,為避免政府關門,美國國會向拜登總統提交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在資金到期的前一天,決定為聯邦機構提供資金,併為兩黨立法者增加六周時間進行談判。

近一年來,美國政府在債務上限問題上僵持不下,政府機構運作一直靠各種短期協議“續命”,穆迪、惠譽也因此紛紛下調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關門危機”與“信用危機”連鎖發生,美國債務問題的持續惡化,已難以遮掩。而在2024年大選背景下,政府開支與債務問題,必將成為兩黨互相攻擊的主要場域,表面妥協也更難維繫。

在美國,如果未能在下一個財年開始前頒布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的法案,政府就會由於資金耗盡被迫關閉。近年來,兩黨總在最後關頭就政府開支達成妥協。2022年12月15日,在政府資金到期的前一天,兩黨在參議院達成妥協,通過臨時撥款法案避免政府關閉;2023年9月30日,臨時撥款法案在政府資金到期當天在參議院通過,阻止政府在幾小時後關門。本次兩黨達成的臨時撥款法案,同樣卡在政府關門期限前一天的時間節點,並且國會還需在3月截止日期之前通過一系列年度支出法案。美國政府的“關門”危機正持續深化。

黨爭博弈的“惡果”,消耗了美國政府在民眾心中的執政信用,頻發的“關門”危機,使美國政府總在“宕機”邊緣遊移,而不時發生的政府關停,更導致美國社會的混亂。2018年12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與眾議院民主黨人就擬議的美墨邊境墻撥款問題發生爭執,導致政府關門34天,80萬聯邦工作人員無法獲得薪水,國土安全部、司法部、內政部、農業部、商業部等部門停止運作,全國一系列機場延誤。美國廣播公司和益普索于2023年11月共同發佈的民意調查顯示,76%的美國人認為國家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雖然極化的黨派政治才是罪魁禍首,但承擔工作中斷、生活不便和經濟損失的,卻是美國人民。今年1月份,蓋洛普公佈的民調顯示,僅有28%的美國成年人對本國民主運作方式感到滿意,創下歷史新低。

連續的“關門”危機同樣削弱了美國的國際信用。美國政府一旦被迫關門,將會造成政府服務的停滯與供應鏈的混亂,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失,經濟發展前景也會模糊不清。摩根大通預計,政府每“關門”一週,美國經濟增速就會下降0.1個百分點。據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2013年底,五周的政府停擺,導致美國國內生産總值損失110億美元。2023年9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美國政府的“關門”危機界定為國家經濟的“可避免風險”,並敦促各方就繼續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達成共識。

不斷擴大的鉅額政府開支,早就讓美國政府債臺高築,留下一個難以償還的債務“無底洞”;而兩黨間的“否決政治”,也讓國際社會對美國管控經濟的信任不足。為此,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穆迪紛紛下調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2023年5月,由於美國國會在提高政府債務上限問題上遲遲未達成決議,惠譽就已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儘管在一個月後立法僵局得到解決,但惠譽仍認為“反覆的債務上限政治僵局和最後一刻的決議,削弱了人們對財政管理的信心”。去年11月,穆迪以鉅額財政赤字和債務負擔能力下降為由,宣佈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並表明中期內可能會下調美信用評級。

政府開支難以和解為“表”,兩黨黨爭不停則為“裏”。事實上,在美國建國的前200年裏,類似政府“關門”的事件從未發生過。如今,隨著兩黨不斷走向政治光譜兩端,“關門”危機成為美國政壇不斷上演的“鬧劇”。除撥款法案外,兩黨在國會不斷互相拆臺。據美國會網站數據統計,第118屆國會立法數量出現斷崖式下降,2023年,僅通過34項法案,不及上屆國會總數的十分之一。

隨著2024年大選開幕,共和黨候選人已經將減少對烏克蘭援助等大幅削減政府開支的議題,作為贏得選民支援的“亮點”:尼基·黑利提出,當選後將“否決”大幅提高債務上限的支出。麥卡錫被罷免作為前車之鑒,更使得共和黨中的溫和派“失聲”。財政支出和債務問題,勢必成為大選中的一項關鍵議題。大選使兩黨在敵意螺旋中越陷越深,更難在化解政府債務危機問題上攜手行動。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