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日本的防衛預算正不斷“防衛過當”

2023-12-20 10:3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李若愚 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四川師範大學日韓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日媒近日披露,岸田政府已在內部就高達7.7萬億日元的2024年度防衛預算案達成基本共識,這一創造歷史新高的防衛預算只待本週進入內閣批准程式。對岸田政府來説,通過如此高額的防衛預算並非毫無壓力。岸田政府支援度不斷走低,如今已跌破20%警戒線,這與其希望通過增稅的方式解決防衛預算財政來源的問題密不可分。

岸田政府為何對防衛預算如此“執迷不悟”?

首先是美國因素。將防衛預算提升至GDP的2%是美國對盟友的明確要求。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影響力相對下降的美國一方面可以把軍事上的壓力轉嫁給日本,另一方面日本增加的防衛費中相當一部分將通過購買武器裝備流向美國軍工複合體。而在美日軍事同盟中始終擺脫不了“美主日從”地位的日本很難對美國説“不”。

其次,擴大防衛預算也符合日本政壇保守勢力追求的“再武裝”理念,企圖以此讓日本走出戰後國際秩序束縛。因此,即便美國提出的“GDP2%”要求超出日本經濟承受能力,日本政壇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願意不惜代價加以迎合。

更重要的是,“未來5年防衛預算的總額將達到43萬億日元”已寫入日本新版《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今年的日本《防衛白皮書》對此計劃也進行了再確認。“5年43萬億日元”意味著平均年度防衛預算是8.6萬億日元——當前創歷史新高的7.7萬億日元尚未達到平均值,未來幾年,日本的防衛預算料將持續大幅增長。

一面是來自美國的壓力,另一面是明確寫入政府計劃的內容,要改變既定路線無疑需要很強的民意基礎,這恰恰是支援度屢創新低的岸田政府所不具備的。而越是強推增稅以確保高額防衛預算的財源,支援率就會越低,岸田政府已陷入惡性迴圈之中。

日本不斷推高的防衛預算將運用到何處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嚴格地説,“防衛預算”一詞本身就是濫用。其他國家的軍事開支通常被稱為“軍費”,而日本則使用“防衛預算”這一特定詞彙。《日本國憲法》第九條規定本國“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也就是説,若嚴格遵照憲法條文,日本是不能保有武裝的。為此,1954年日本成立自衛隊時專門強調了“自衛”,日本與軍事相關的預算也因此被稱為“防衛預算”。

然而,日本擴大防衛預算的行為不斷突破“自衛”意涵,嚴重“防衛過當”。2014年,安倍政府提出的所謂“集體自衛權”衍生出“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概念。但“攻擊”一詞與日本和平憲法明顯抵觸,岸田政府將之修改為“對敵基地反擊能力”。無論是“攻擊”還是“反擊”,都依賴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這是防衛預算的主要支出,7.7萬億日元中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更新軍事裝備上。日本計劃撥款5951億日元用以強化向西南諸島快速部署人員和運輸設備的能力,其中就包括購買運輸直升機。在其他的裝備費中,3800億日元用於著手建造兩艘“宙斯盾系統搭載艦”,750億日元將用於與美國共同開發新型攔截導彈。日本對於軍事能力的強化是全方位的,甚至還有1654億日元用於強化宇宙空間作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淘汰下來的軍事裝備,日本也有“二次利用”的渠道。安倍政府主導的《防衛裝備轉讓三原則》出臺後,日本的對外軍事出口放寬趨勢顯著。近年來,日本不斷向東盟國家提出要加強海洋等安保合作,在剛剛結束的日本-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日本再次拋出了早被外界認為是暗指中國的渲染“危機和挑戰”之説。與此同時,日本早已開始以捐贈的形式將本國退役艦艇轉交向菲律賓等國。如此一來,日本的不斷提高軍事預算與牽制中國政策産生了微妙的連結。

由於剛剛爆發的自民黨政治資金醜聞,岸田政府的政治前景已不被看好。無論岸田首相是否提前解散眾議院,本屆眾議員都將在2024年任滿。2024年註定是日本的大選年。屆時,岸田政府通過增稅來滿足軍事預算需求,以及不惜犧牲中日經貿合作來配合美國遏華政策的行為都將面臨日本國內民意的檢視。

編審:蔣新宇 高霈寧 蔡曉娟

【責任編輯:高霈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