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蘇格:開啟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新征程

2023-12-07 10:14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一帶一路”倡議基於古老絲綢之路的歷史傳承,但內涵更為豐富、寓意更為深邃。“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偉大戰略構想,也是黨中央和中國政府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和中國發展面臨的新階段和新任務,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解答時代之問、應對時代之變,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一、審時度勢:“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背景

(一)“兩個大局”的審視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審視“一帶一路”,既需看清世界,也需讀懂中國。也就是須結合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內涵與外延來審視。

一是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的本質是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其中涵蓋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多極化進程不斷深化;全球治理體系與規則深度調整;科技創新發展促使社會前所未有的變化等。“一帶一路”是中國提供給世界的公共産品。是中國參與和改善全球治理體系的主動作為,旨在促進世界和平發展進步。

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國正處在三個“前所未有”的歷史轉捩點: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與世界的關係也在發生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此為“國之大者”,須了然于胸。“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是助力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大舉措。其宗旨和目標定位,就是服務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密切相關。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推動者,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實現自身現代化的本質性昇華,同時將在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繼續對世界和人類做出應有的新的更大貢獻。與此同時,共建“一帶一路”給參與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闢了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

(二)“一帶一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意義

(1)為全球經濟發展提振信心並注入正能量

當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世界經濟復蘇脆弱乏力,投資和貿易低迷,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普遍放緩。與此同時,霸權主義、保護主義、孤立主義、單邊主義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正是在全球經濟挑戰嚴峻、西方大國自顧不暇的艱難時刻,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了新的希望。“一帶一路”展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資訊化的潮流,秉持開放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為全球經濟增長提振信心並注入正能量。

(2)開創國際經濟合作的新模式

“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它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參與的“交響樂”。“一帶一路”,之所以得到愈來愈多的支援和接受,是因其提倡“共商、共建、共用”,有著公平的平臺,包容的理念。“一帶一路”倡議,是一種全新的國際發展模式。致力於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其倡導共同發展理念,參與國先共同把蛋糕做大,然後一起公平共用。同時,“一帶一路”兼顧各方利益,不搞霸權主義,也不附加政治條款,各國有充分的發展自由,體現了互惠互利的原則和雙贏的目標。

(3)推動全球和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在國際政治經濟舊的秩序下,南北差距長期以來不斷擴大。“一帶一路”沿線不少國家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初級階段,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希與我同乘發展快車。而我國産業規模、産能、技術水準等均具比較優勢。“一帶一路”合作,既能滿足欠發達參與國綜合發展需求,解決其發展瓶頸,提高其自主生産能力;又為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拓展空間,從而實現“雙贏”。此外,我廣袤的西部地區一度是國家總體發展的短板。中外互聯互通,也有助於西部地區從“末梢”變成開放的前沿。“一帶一路”合作,不僅可改變地區貧富差距,還可促進全球産業鏈的優化。

(4)促進世界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一帶一路”本質特徵就是和平發展,它倡導在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開展合作,為這一倡議打下了“和平”的烙印。“一帶一路”不搞排外主義,不搞軍事聯盟,對非參與國家和地區沒有任何安全威脅。“一帶一路”強調命運共同體理念,弘揚友好和合作主旋律,要求各國增強政治互信,擴大開放合作,有助於弱化甚至於推動解決部分國家之間存在的隔閡、矛盾和衝突。

(5)標本兼治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

發展是解決全球安全威脅的總鑰匙。恐怖主義、非法移民、饑荒、犯罪、環境破壞為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其産生有多種因素,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貧窮落後和發展不平衡。而“一帶一路”核心宗旨就是帶動共同發展、整體發展、均衡發展,尤其是要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擴大就業、保護環境,這將有望從根本和源頭上解決人類面臨的某些安全威脅。

鑒上,“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作用在於:一是為國際發展與合作開闢了新方向;二是為世界經濟增長挖掘了新動力;三是為各國關係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與安全保障。

(三)滄海桑田:世界形勢之演變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謀和平求發展是世界各國共同願望和“最大公約數”,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匯聚合力的堅實基礎。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形勢錯綜複雜。大國博弈加劇、地緣衝突不斷、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風險持續存在,不確定、不穩定、不可控、不可預測因素增多。全球經濟復蘇仍然乏力,産業鏈供應鏈風險增大。人類社會面臨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

我國仍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發展改革關鍵環節之任務依然艱巨。但十年來的成功實踐證明,共建“一帶一路”,立足於歷史前行的正確一邊,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順應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是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人間正道”。從國內看,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就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而言,其已轉向高品質發展的歷史新時期,具有多方面可持續發展優勢與條件。

如古語所雲:“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唯一超級大國的焦慮感和冒險性空前上升,將中國定位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試圖通過多重手段予以全面擠壓與遏制。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多重因素有可能影響且增大中國維護和延長戰略機遇期的成本。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我們應未雨綢繆,有底線思維。在不確定性增多的國際背景下,對形勢的走向須有清醒的正確認識和準確的戰略判斷。同時,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的蓬勃發展,外力恐難以阻擋。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全方位外交的開展,中國處理對外關係之塑造力也不斷增強,應該也必須有自己的戰略定力。中國自身的強大與可持續發展,就是推動人類文明和世界前行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國也只有保持穩定,不斷發展、壯大自己,才能永久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洞察中國和世界的關係:“時”和“勢”在我一邊。

“一帶一路”,是我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和“管總抓手”。從倡議到實際行動,“一帶一路”給越來越多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其國際影響力也日益擴大。

美西方有些人,出於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原因,對“一帶一路”發出質疑、詆毀,還數度醞釀“對衝”方案。中國態度坦坦蕩蕩:“一帶一路”超越地緣博弈的舊思維,不搞封閉狹隘的小圈子。“歡迎跨國公司按照市場導向、商業原則、企業主體、國際慣例、政府引導的原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本土企業共同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可謂;“彼以長拳襲來,我乙太極應對”。

二、綱舉目張: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古人云:“綱舉目張,執本末從”。意為:抓住總綱,漁網自然張開;抓住根本,其末節自然順從。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佈,中國支援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即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路;支援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援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從而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明確了新方向、新願景和新綱要。

(一)從“大寫意”到“工筆畫”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走過了10年光輝歷程。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我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超過21萬億美元,對共建國家直接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為世界與區域經濟繁榮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開闢了新空間。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初心不變。未來十年,將統籌推進“三大聯通”,即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以及與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持續高品質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大能量。

11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繼而發佈《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走深走實的願景與行動——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對比2015年所發佈的共建“一帶一路”首份報告,《願景與行動》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相關政策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深化拓展。

(二)政策的延續性和相應調整變化

關於發展思路。“5個統籌”,即統籌繼承和創新,統籌政府和市場,統籌雙邊和多邊,統籌規模和效益,統籌發展和安全。

關於原則理念。“3個堅持”,即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堅持開放綠色廉潔、堅持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重要指導原則。此前“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順序調整為“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惠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關於發展目標。“5個目標”,即互聯互通網路更加暢通高效,各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共建國家人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中國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關於重點領域。“五通”現拓展成“6個方面”,即“五通”加“一新”。

(1)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障。今後十年,將聚焦多邊深入推進合作,構建多層次政府間政策交流對接機制,深入推進規則標準對接。

(2)基礎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今後十年,將大力推進陸上通道建設,深化與共建國家海上互聯互通,推動共建“空中絲綢之路”高品質發展,促進資訊基礎設施安全高效互通。

(3)貿易和投資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今後十年,將拓展全球貿易合作,加強雙向投資合作,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

(4)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今後十年,將進一步健全金融合作機制,拓展投融資新渠道。

(5)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根基。今後十年,將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合作,加強文化、旅遊和體育合作,加強政黨和民間組織等合作,加強媒體與智庫合作。

(6)關於新領域合作:今後十年,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加快培育數字領域合作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積極深化衛生健康領域國際合作。

確保“一帶一路”項目的綠色、低碳、可持續。中國已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且貢獻了全球市場超過75%的光伏組件和70%的風電關鍵零部件。未來十年,還將持續加強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深化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同時大力推進綠色發展技術創新合作。

以共建國家人民為中心。“一帶一路”不斷推進中,中國企業參與了一大批“小而美”項目建設,涵蓋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甚至供水等基本民生設施。儘管資金不多、規模不大,但都惠及當地民生,均為迫切需要,從而深受各地歡迎。下一個“一帶一路”十年,中國還將繼續積極推進以共建國家人民為中心的項目。

三、行穩致遠:加強制度保障,強化風險防控

“一帶一路”是一項長期、複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自然面臨諸多的風險和挑戰。應未雨綢繆,妥善應對。“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強化風險防控,持之以恒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穩步發展”。

(1)主動參與國際秩序重構與規則制定。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是世界各國共同任務和責任。中國願同國際社會攜手前行,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當前國際政治格局進入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金融規則進入重構期。地緣政治板塊新舊矛盾交織,涉及地區安全秩序重構的問題。匯率波動、原油價格起伏等,涉及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的重組。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要以深邃和廣闊的國際視野,主動下“先手棋”,參與和推進全球治理新規則、新秩序的構建。

(2)防範與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一帶一路”區域廣大。政治制度、經濟體制、地理、文化上存在巨大差異。某些國家正處於社會和經濟結構轉型期;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甚至海盜滋事等存在,給投資環境帶來安全隱患。宜努力擴大國際環境中的積極面,抑制消極面。統籌強化風險防控,健全系統性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對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和人員安全保障,引導企業落實風險防控主體責任。須實事求是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汲取教訓。“危地不往、亂地不去”,堅決守住避免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3)規避國際經濟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一帶一路”項目通常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僅13家中資銀行就在50個共建國家設立了多家一級機構。經濟全球化“雙刃劍”效用時而凸顯,“逆全球化”和“碎片化”時有發生。外因和內因均可能影響項目的預期回報。國際貨幣市場跌宕起伏,一些國家債務規模膨脹,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須謹慎而為,規避並防範債務風險;加強金融監管,加強徵信部門和評級機構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增強與各國主權基金、各種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的利益捆綁與風險分擔;構建高效能的金融預警系統,妥善應對風險並處理危機。

(4)建立健全法治體系。“一帶一路”涉及複雜的各種法律體系,包括國別國內法、國際法等。宜執行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同時也要兼顧適合當地國情的規則標準。對各種合同法須理解準確,避免日後合同糾紛、訴訟等問題。有些國家為外企投資創造了便利條件;也有一些國家市場不夠開放,增加了企業投資評估的複雜性。面對一些合作門檻看似較低的地區,參與方更需事先將合作規則與收益分配等談判清楚。有些國家政局欠穩,政黨輪替可能改變前任政策,從而給外方投資帶來巨大風險。在規劃方案時,須諳熟沿線國情特別是法律環境,知己知彼,防患未然。

(5)深化規則標準對接“軟聯通”。須加強規則標準領域合作,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還有相關自貿協定、標準化合作協議等“軟聯通”。有關部門要積極推動經濟技術合作協定或注意及時續簽,推動貿易便利化協定的實施,著力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加強海關監管互認和執法互助,加強邊境口岸、檢驗檢疫、認證認可、標準計量和統計資訊等方面的國際對接與合作;落實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徵稅協定磋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6)統籌協調,著力按市場規律運作。“一帶一路”相關推進政策為:堅持企業主體、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商業運作的原則。政府需提供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援,最終由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決策投資。“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需提高跨國市場經營管理水準,還須錘鍊隊伍,培育大批國際化專業人才。最後,也是關鍵的一點:須深化反腐敗國際合作,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構建清正廉潔的夥伴關係。

結束語

縱橫回顧:“天下大勢,浩浩蕩蕩”;偉大中國,“邦舊命新”;展望未來:“一帶一路”,雄關漫道。

“一帶一路”倡議是時代發展的産物,具有強勁生命力和廣闊發展前景。中國願與各方一道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品質、更高水準上的新發展,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文是蘇格大使在“中國企業走進高品質共建的一帶一路研討會上的主旨演講,研討會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上海市政協共同主辦,上海市政協對外友好委員會協辦,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承辦。2023年12月7日,上海國際會議中心。)

【作者簡歷】

蘇格,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前院長、黨委書記;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前雙主席、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前會長。外交部公共外交諮詢委員會委員。

曾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中國駐蘇利南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中國駐冰島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畢業于西安外院並任教。美國楊伯翰大學碩士、博士、名譽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喬治城大學等校高訪學者。北京外國語大學二度博士後;曾任外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亦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兼任學術職責。

論著有《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主編的《世界大變局與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被譽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學界對當前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全面、系統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