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2023-12-06 10:1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作者:毛軍吉、劉意(分別係中共深圳市委黨校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副教授,均係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日前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文章明確指出,要正確處理“‘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中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是一體的,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確定不移,同時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又是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決不能搞“碳衝鋒”、“運動式減碳”。

推進“雙碳”承諾,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産業競爭優勢,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隨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深入推進,我們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在高品質發展中逐步實現“雙碳”承諾。

立足國情,堅持先立後破

我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我國是在工業化、城鎮化仍在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開啟降碳進程的,降碳任務之重、時間之緊,前所未有。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如果現在不抓緊,將來解決起來難度會更高、代價會更大、後果會更重。與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大都經歷了對自然資源肆意掠奪和生態環境惡性破壞的階段,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往往造成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嚴重問題不同,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闢了廣闊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推進“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嚮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立足國情,堅持先立後破,深刻認識到推行“雙碳”承諾是一場大仗、硬仗和苦仗,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扎紮實實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囊括供應、價格、運輸及消費各環節安全,涵蓋能源全生命週期,應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多措並舉,實現有序、有效、安全降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發展清潔能源是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努力方面。要加快推動關鍵技術、核心産品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提高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以安全夯實高品質發展之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積極應對非可再生能源供需矛盾帶來的挑戰,既離不開提升能源供給能力,也需要確保能源利用的可持續,改造煤炭粗放利用為清潔高效利用,加快油氣節能降耗與集約化轉型,協同推進新能源的調峰兜底。同時提升運輸調度能力,暢通專線式能源運輸系統,以智慧網路解決能源運調“斷線”難題,保證能源供應穩定且韌性強。

借科技創新為能源安全賦能。加快能源領域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更好助力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能源轉型升級,協同佈局、優化發展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生物質能、氫能、儲能等新能源,構建能源産業的産學研一體平臺,以專精深的科技自主創新提升能源利用效能。

優化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産業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於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把産業綠色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産業,積極發展綠色技術、綠色産品,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協調好經濟增長、民生保障、節能減排的關係,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高品質發展。

穩中求進,築牢綠色能源屏障。發展綠色低碳産業是擺脫能源進口高度依賴、推動能源獨立自主的必然選擇。而要實現為綠色低碳産業提質增效,就必須依據用戶的使用需求,合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盡可能減少浪費耗損。同時,實現電力、熱力等協作互補,建構多元合作的生態産業系統。

尊重規律,科學發展新型能源。新能源使用要綜合判斷區域資源基礎,遵循安全低價原則,謹慎考慮並妥善處理輸出能力不足等問題。此外,對於傳統行業,不能簡單當成“低端産業”一退了之、一關了之,而是要推動工藝、技術、裝備升級,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煤、油氣同新能源聯動融合、多能互補,真正實現能源革命。

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動有利的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動有利的新局面。面對全球環境風險挑戰,各國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單邊主義不得人心,我們必須攜手合作,才能做好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願同各方一道,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築生態文明之基,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

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陸續發佈重點領域、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並且大力支援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中國是對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最大的國家,為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作出重要貢獻,是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國。2022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超過51%,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行駛在中國,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不斷上升。

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僅促進了中國的綠色低碳發展,也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氣候變化不應該妨礙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合理需求。”為此,中國一直敦促發達國家承擔歷史性責任,兌現減排承諾,並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我們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中國期待各國強化行動,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合力保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06日 06版)

【責任編輯:唐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