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善用法治利劍嚴懲網路暴力(評論員觀察)

2023-12-01 12: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類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實施,方能進一步提升網路治理成效

科學認識網路治理規律,積極探索、及時總結實踐中的好經驗、好辦法,不斷優化、完善法律法規

當網路暴力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在評論區侮辱英烈”等人們熟知的典型案例,逐步轉向“網課爆破”“深度合成”等新形態、新技術,監管利劍如何跟上?

法治社會絕不允許網路暴力。在網路犯罪呈現出新形式、新特點的背景下,用法治力量嚴懲網路暴力、維護公民權益和網路秩序,對營造和諧、理性、有序的網路環境至關重要。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佈了《關於依法懲治網路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對網路暴力違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等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近年來,為了震懾不法分子、保障網民權益、整治頑瘴痼疾、引導社會風氣,從刑法、民法典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等作出規定,到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文件、發佈典型案例、開展專項行動等,法律籬笆不斷紮緊,法治利劍日漸擦亮。自今年4月開始的為期100天的網路謠言打擊整治專項行動期間,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案件2300余起,依法關停違法違規賬號2.1萬餘個,清理網路謠言資訊70.5萬餘條。持續的行動、務實的舉措,展現出政府部門依法嚴懲網路暴力的決心,堅定了全社會打擊網路暴力的信心。

也應看到,治理網路暴力是一項複雜工作。與傳統違法犯罪不同,網路暴力往往針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受害人在確認侵害人、收集證據等方面存在現實困難,維權成本極高。充分認識網路暴力的社會危害,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堅持嚴懲立場,依法能動履職,為受害人提供有傚法律救濟,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公眾安全感,維護網路秩序。不棄微末、久久為功,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類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實施,方能進一步提升網路治理成效,讓網路空間更加風清氣正。

“精準”和“有效”是衡量法治利劍的關鍵尺度。今年9月公佈的一批依法懲治網路暴力違法犯罪典型案例中,造謠祖孫合照為“老夫少妻”的吳某某獲刑1年。觀察該判決,法院認定了受害者的截屏證據並結合其他事實以誹謗罪定罪量刑,體現了“精準”;法院綜合考量了情節的嚴重性、危害社會秩序的程度,給予了網暴者應有的懲罰,彰顯了“有效”。堅持問題導向,借鑒典型案例、做到寬嚴相濟,努力從具體罪名適用、從重處罰情形、證據與公訴標準等方面著手,法治利劍就能精準、有效發力。

嚴懲網路暴力,也迫切需要及時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新應用快速發展,催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但相關法律制度還存在時間差、空白區。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提高依法治網的前瞻性、預見性,就必須科學認識網路治理規律,積極探索、及時總結實踐中的好經驗、好辦法,不斷優化、完善法律法規。

前段時間,湖北武漢黃陂區人民檢察院幹警走進校園,為400余名師生講授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課,圖文並茂講解了遭遇網路暴力侵害後的固定取證方法、應對措施等。清除網路暴力,需要凝聚各方合力。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意識,善用法治利劍壓實責任、築牢堤壩、細化監管,我們一定能讓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網路風尚更加濃厚,讓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

【責任編輯:高霈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