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第二個結合”與“古今中西之爭”

2023-11-09 14:02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流的文明。在漫長的發展演變進程中,文明自身的更新迭代決定了其必然會面臨如何處理當代與前代的關係問題,文明之間的交往交流決定了其必然會面臨如何處理自我與他者的關係問題,在這種文明體自身代際之間以及不同文明體之間碰撞、調適過程中,“古今中西之爭”逐漸萌芽、發展並成為推動理論與實踐前進的重要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內蘊于“第二個結合”之中的古與今、中與西的辯證關係,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對“古今中西之爭”的新時代解答與中國式破解。

“第二個結合”與古今之爭

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最終的結果就是要通過二者的相互成就,造就出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從時間軸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視為“古”的突出代表,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可作為“今”這一范疇的鮮明標的,只有統籌把握好二者的辯證關係,才能以熔鑄古今的文化成果形成古今之爭的新時代解答。

正確認識“第二個結合”與古今之爭的新時代彰顯。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定歷史背景下的産物,必然有其獨特的歷史特徵。我們不能不顧其産生的歷史背景而生搬硬套地使用,也不能不顧當前社會實踐的事實而照搬照抄地復刻,而是要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部分內核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相異相悖,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就是要使得經由馬克思主義賦予時代內涵,並充分繼承和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的新文化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從而以新時代鮮活的偉大實踐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現代的生機與活力。因此,古今之爭已然客觀地內蘊于“第二個結合”之中,如何以“第二個結合”推動古今之爭的新時代解答,也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應答的現實之問。

以“第二個結合”推動古今之爭的新時代解答。要妥善處理古與今的辯證關係,尤其是要堅守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這個“根”與“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産物,因此推動古今結合的創新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需要。我們既要尊古不復古,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結合當下社會實際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又要守正不守舊,堅持讓馬克思主義之“矢”射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之“的”,從而指導實踐、推動發展。在科學繼承“古”、深刻把握“今”的基礎上,賦予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獨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內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創新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不斷前進。

“第二個結合”與中西之爭

每個民族都有自身獨特的精神標識,這是一個民族特有的基因密碼。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造就了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思維方式。把握好“第二個結合”內蘊的中與西的辯證關係,既要充分認識到中西方文明之間的相異之處,又要善於發現二者——尤其是分別生成于兩大不同文明生態之中的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之點,以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推動中西之爭的中國式破解。

正確認識“第二個結合”與中西之爭的中國式呈現。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了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以及突出的和平性,這為我們科學認識中華文明,準確把握中華文明的發展規律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中西方文明基因特性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文化不同的思維方式。例如,在中華文明中人們對最高本體——“天”“道”或是其他代表物,始終都表達出深邃的哲學思考。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也都始終表現出一種“無我”而“天地萬物與我為一”的理想追求。相比之下,西方文明整體表現出一種“天人二分”“主客對立”的思維方式,對待最高哲學本體,他們認為這不過是其哲學所需要的一種邏輯設定。這種文明特性的差異還體現在其他很多方面,例如,西方以個體為中心的諾亞方舟傳説與中國以集體、奉獻為主題的女媧補天神話的差異;西方重視契約的理性規範和中國重視情感的德性標準的差異,等等。因而,在推動“第二個結合”的進程中,將産生於西方文明生態的馬克思主義與生長于中華文明生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必然直面中西之爭的問題,即如何實現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文化基因的二者相互融合,從而真正做到厘清差異、發現契合、實現創新。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此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中西之別”的劃分,僅僅在空間維度上、在不同的文明生態背景的層面上才有意義,這些並不否認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世界歷史性現象所具有的科學性,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過程中的指導地位。

以“第二個結合”推動中西之爭的中國式破解。要把握好中西方文明之別語境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辯證關係,堅守中華文化的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併發揮其引領作用,從而推動二者的有機融合。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很多事例:“天下為公、講信修睦的社會追求與共産主義、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相通,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與人民至上的政治觀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強不息的擔當與共産黨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這種高度的契合性為二者結合,進而發生深刻的“化學反應”提供了可能。因此,我們不僅要堅守住中華文化的立場,充分認識中西方文明之間的客觀差異,自覺自信地繼承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氣質;也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第二個結合”中的指導地位,認識到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諸多方面的彼此契合,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指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鑒別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在充分認識“中”、靈活運用“西”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實現兩大文明智慧結晶的深度融合,創造出匯通中西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的時代典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是對內提升先進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還是對外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都離不開融通中外、貫通古今。”如何破解“古今中西之爭”已然成為必須解答的現實之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古今中西之爭”的破解樹立了光輝典範,提供了根本的思想指引。

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的根本政治保證。推動“第二個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確保新的文化生命體的創造不偏離正確的方向。中國共産黨的根本宗旨在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其最終的價值旨歸也在於服務於人民群眾、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在新的文化創新空間中,以馬克思主義這一為人民立言、為人民代言的理論為指導,全面挖掘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寶庫,並用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為黨的創新理論蓄能發力,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服務人民。同時,面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攻勢,只有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能保證所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能夠抵禦外來糟粕文化的侵襲,併發揮積極的引導效用,化被動為主動,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的光輝時代典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守正創新、推陳出新,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創造性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堅持“兩個結合”的思想結晶和理論産物,也是堅持“第二個結合”的光輝典範和時代範本,更是引領又一次思想解放、在新的文化空間中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的根本指導思想。

新時代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即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內蘊于“第二個結合”之中的古與今、中與西的辯證關係,進而創造屬於時代、屬於人民的新文化,建設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一是堅定文化自信。要增強繼承和發展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與使命感,挖掘、運用其中的智慧成果,同時要善於將歷史經驗與當代實踐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二是秉持開放包容。始終秉持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積極推動各民族之間交往交融的歷史取向,提升先進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始終保持多元並存的和諧格局和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三是堅持守正創新。守住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中國共産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推動思路、話語、機制、形式上的創新,實現古與今的有機銜接、中與西的融會貫通。

〔作者分別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