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反擊“新冷戰”:決心•信心•耐心

2023-09-15 16:38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丨曹天祿 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世界政黨研究中心、深圳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黨建與世界政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8年10月4日,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在哈德遜研究所發表全面指責中國的演説,這一演説有似于丘吉爾1946年發表的“鐵幕演説”,從而被認為是美國正式拉開了針對中國 “新冷戰”的帷幕。“新冷戰”是美國針對中國採取的以政治攻擊、經濟脫鉤、科技制裁、産品斷供、交流停擺、軍事威懾、國家分裂、拉幫結夥等為主要手段,以維護美國利益、遏制中國發展,讓中國臣服於美國為目的的系統性霸權戰略。雖然從總統拜登到白宮的各級官員多次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發生衝突與冷戰”,但行動上卻延續了特朗普時期對中國發起的 “新冷戰”。

面對美國肆無忌憚的挑釁,一方面,中國仍要高舉開放、合作、共贏的大旗,另一方面也要有反擊“新冷戰”的決心、信心和耐心。

“新冷戰”的本質決定了中國要有反擊“新冷戰”的決心

“新冷戰”的本質是美中兩國各自維護和實現自身國家利益。部分觀點認為,美國之所以發起對中國的“新冷戰”源於對中國的誤判、誤讀、誤解,因此,只要把美國對中國的這些誤解澄清,就能使美國主政者回歸理性,中美兩國就能以“巨大的共同利益和責任”為重,從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世界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大局出發,做出明智而正確的選擇,共同走上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還有論者認為,逐利是資本的本性,中國能使資本增值,資本就會涌向中國。但是,他們沒有看到,由於國家利益的至上性,在非常時期,經濟利益已經不再是政治家們治理國家的主要選擇。在美西方已經發動對中國“新冷戰”的背景下,如果中國還寄希望於白宮當局認清形勢、迷途知返、幡然悔悟,或者還沉浸在經濟理性的思維定式中,認為中國是世界超級大市場,是國際資本逐利的熱土,中兩國又是核大國而不會爆發軍事衝突,並天真地認為美國為了經濟利益不會與中國“脫鉤”,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也“脫不了鉤”,就會使我們思想麻痹,在國際事務面前陷入被動。

美國兩黨矛盾尖銳,但在維護美國國家利益上卻高度團結。在“新冷戰”情況下,為了國家利益,將中國排除在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體系之外,已成為當下美西方的一種“政治正確”,而經濟合作的價值將逐漸降低。美國著名智庫傳統基金會發佈的研究報告公開宣稱,“美國必須樹立榜樣,美國公司必須願意為了國家利益而接受失去企業利潤”。

即使如此,中國還是積極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走合作、共贏之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但並不幻想美國放棄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希翼美國不要同中國打“新冷戰”。在國家消亡之前,每個國家必然強調其國家利益的至上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美國必然會把中國當成最大威脅進行打壓,絕不允許中國超越美國。因此,面對美西方咄咄逼人的態勢,為了國家利益,中國必須樹立反擊“新冷戰”的決心。

“新冷戰”的性質決定了中國要有反擊“新冷戰”的信心

“新冷戰”的性質是兩大社會制度的根本對立。在馬克思主義看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兩種意識形態根本對立的制度,最終社會主義必然戰勝資本主義,從而決定了兩制關係從長遠看是對抗的關係,而合作是暫時的。實事證明,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之日起,共産主義就被敵對勢力進行聯合圍剿,而當馬克思主義從理論飛躍成現實後,社會主義國家就一直受到國際資本主義包括軍事入侵在內的全面打壓。

“新冷戰”背景下,美國更是煽動意識形態的狂熱,將美中衝突明確定性為意識形態的衝突,以“威權與自由”的對立來解釋當前中國與西方意識形態的根本衝突,認為崛起的中國對美西方“共同價值觀”構成了嚴峻挑戰。 2020 年 2 月 6 日,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在會見英國外交大臣時明確提出“共産黨是我們時代的威脅”。為此,美西方積極動員官方和民間的宣傳機器,著力渲染“中國威脅”和抹黑“中國體制”,併為此結成“民主聯盟”,保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美西方在取得冷戰“勝利”後,就認為這是西方“民主”對東方“專制”的勝利,距世界“民主大同”僅一步之遙,而中國的橫空崛起則是美西方實現“民主大同”最後最大的攔路虎。蘇東劇變後,美西方讓中國融入西方經濟,最終目的就是使中國放棄既有意識形態,從而實現對中國的民主轉型,但事與願違,於是美西方認為這是他們幾十年來與中國接觸策略的失敗。因此,在“新冷戰”階段,美國必須將中國剔除出由美西方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進程。然而,無論是冷戰,還是熱戰,亦或是“新冷戰”,從人類社會發展總趨勢和大方向上看,都是包含在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一歷史進程中的特殊階段,因此我們要有反擊“新冷戰”的信心。

“新冷戰”的結構性差距決定了中國要有反擊“新冷戰”的耐心

蘇東劇變後,美國憑藉其綜合實力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目前,美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等實力獨步世界,是其推行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底氣”。但是,也應看到,美國已顯現出衰落跡象。中國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外交理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顯著提升。

美國既是真老虎又是紙老虎。那種單純認為美國已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認識是錯誤的。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能體現出自主性,但有時也是被動應戰。因此,中國需要更多思考如何在被動的局面下壯大自己,通過靈活的戰略、策略獲得主動權,為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要戰勝強大的美西方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為此,要有充分的耐心。

在應對“新冷戰”問題上,既需要大勇氣,更需要大智慧。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原則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統一的原則。既不逞強也不示弱,該力爭時就力爭,而有時妥協也是門藝術,反擊是智反、策反,不是蠻反、亂反。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