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傳習錄】“服”蔭世界,共贏未來

2023-09-04 09:3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雷鐘哲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中國願同各國各方一道,以服務開放推動包容發展,以服務合作促進聯動融通,以服務創新培育發展動能,以服務共用創造美好未來,攜手推動世界經濟走上持續復蘇軌道。”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發表視頻致辭。習近平以“計利當計天下利”的擔當與胸懷,為推動世界經濟走上持續復蘇軌道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強調“讓我們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共同分享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的歷史機遇,為開創世界更加美好繁榮的未來共同努力。”

國際服務貿易發揮著支柱般的重要作用,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即使在新冠疫情衝擊之下,國際服務貿易也依然顯示出極強的韌性。世界貿易組織認為,到2040年,服務貿易佔世界貿易的比重將有望整體提升50%,達到三分之一。公開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服務貿易總額達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中國國際服貿會自2012年創辦以來已累計吸引196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萬展客商參展參會。中國服務貿易韌性強、成果豐,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二,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巨大助力。

服務進出口需要有雙向奔赴的訴求與願望,有出有進、有供有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它的成果越大,就越能證明國際間服務意願的迫切與服務市場的堅挺。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深入發展,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進程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與此同時,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嚮往現代化、期盼美好幸福未來的國家和人民,就不可能不重視服務業這個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力爭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大有作為。

和所有貿易形式一樣,服務貿易的發展也依賴於不同經濟體的交流與合作。是堅持合作與融合,還是走向分裂與對抗?是在開放包容中走向繁榮,還是在霸道霸淩中陷入蕭條?選擇不同,方向有異,就會導致大相徑庭的結果。歷史一再證明,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越是道阻且長、困難重重,越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用之福。只有緊緊把握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的歷史機遇,堅定不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才會有更加豐沛的發展成果,才會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分享更多實惠。相反,一些國家保護主義、“脫鉤斷鏈”“去風險”的舉措,只會加劇疫後經濟復蘇乏力態勢。

“服”蔭世界,共贏未來。習近平在視頻致辭中宣佈中國將在四個方面採取重大舉措,包括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拉緊互利共贏的合作紐帶;強化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共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將為世界提供新的發展動力,以高品質發展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服務,在開放、合作、創新、共用四個方面增強世界人民的獲得感。這四方面的重大舉措都共同指向開創世界更加美好繁榮的未來,體現歷史前進的邏輯,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如今,習近平的致辭已經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與會嘉賓和國際人士表示,習近平的致辭彰顯中國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和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將為全球共用開放發展的機遇、共創繁榮發展的未來注入新動力。

編審:高霈寧 唐華 張艷玲

【責任編輯:唐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