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短缺又難住了德國
隨著俄烏衝突持續演進,歐洲特別是其領頭羊德國的經濟狀況也一直備受關注。圍繞當前德國經濟下行的原因,從出口模式可持續性、能源危機到數字經濟發展緩慢等方面均有諸多討論。其中,德國適應新産業變革的勞動力不足也被認為是一個關鍵影響因素。
事實上,德國合適勞動力相對短缺問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失業率角度看,今年6月德國失業率低至3%,但就業市場“穩健”一定程度上也説明市場待業者稀少,德國政界和産業界都注意到熟練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德國聯邦勞工部調查顯示,勞動力短缺職業數量從2021年的148種升至2022年的200種。德國經濟部報告指出,德國技術工人短缺正“嚴重影響”許多企業發展潛力,而隨著老齡化加劇,2035年德國或出現700萬人的技術工人缺口。
歷史上,德國曾多次通過勞工領域政策調整來提振經濟。二戰後,德國通過吸引土耳其、希臘、義大利等國客籍勞工彌補工業人手短缺,成為其戰後經濟復蘇奇跡的重要支撐。21世紀初,施羅德政府推進“哈茨四號”的勞動力市場改革,極大緩解了勞動力市場成本過高、體制過於僵硬問題,在十幾年內為德國帶來所謂的“競爭力紅利”。不過,當前德國的勞動力市場挑戰與過去有著鮮明區別,一方面,德國本土勞動者技能難以與新興産業發展相匹配。比如在數字領域,2022年歐盟調查顯示德國人擁有“基本數字技能”和“高於基本的數字技能”比重分別為49%和19%,而歐盟平均水準分別為54%和26%。另一方面,德國在護理、建築、汽車業、卡車司機、建築師、藥劑師等非新興産業或傳統服務行業上也面臨較大勞工缺口。
當前,德國國內已在討論通過吸引外來技術型勞工補充本國勞動力市場的方案。德國相關專家則認為,德國每年須吸引40萬外國技術勞工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今年6月,德國批准吸引技術工人的相關法案,比如引入根據勞動者專業技能來進行評估的“積分系統”,放寬高技能工人與家屬在德團聚的限制等。德國政要出訪時也多次提及放鬆簽證政策以吸引IT等行業專家的倡議。另外,德國還擬鼓勵企業向職工提供帶薪培訓休假的機會,以提升德國勞動者整體數字技能水準。
但德國寄望于擴大移民來解決問題也面臨諸多挑戰。其一,德國吸引的勞動力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也是對經濟提振、社會穩定起到關鍵作用的人才,不僅其近鄰的中東歐國家曾抱怨歐盟人員自由流動帶來“智力流失”問題,不少非洲和拉美國家近期也抨擊西方挖其相關技術人才墻腳。
其二,擴大移民在德國國內政治上阻力不容小覷。過去數十年德國外來移民與本土居民之間的文化衝突和社會張力一直存在,並隨著經濟挑戰增大和極端政治思想蔓延持續激化。當前,德國一方面面臨勞動力缺乏,另一方面數量巨大的中東和烏克蘭難民卻難以提供更多幫助,反而給德國帶來接納難民的經濟負擔。德國8月民調顯示,對移民持保守態度的“選擇黨”支援率已經達到20%的歷史新高,成為全德第二受歡迎政黨,這也顯示出德國大幅開放移民政策面臨的社會阻力。由此看來,德國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難以靠簡單的移民政策調整來解決,恐怕需要在社會、教育、産業等領域多方施策加以應對。(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