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美國炒作所謂“經濟脅迫”是遏制打壓中國的新藉口

2023-08-23 00:1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馬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近來,美國頻頻炒作所謂中國“經濟脅迫”,威嚇盟友。這實際是美國對華開展輿論戰的手段之一,也是為聯合盟友遏制打壓中國找藉口。

5月以來,美國總統拜登、財政部長耶倫等政府高官頻頻發聲,譴責所謂的中國“經濟脅迫”;在G7廣島峰會上,美國又引領各方共同應對“經濟脅迫”,目標直指中國;僅5月,美國國會眾議院規則委員會、“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就相繼召開聽證會,討論如何應對所謂中國“經濟脅迫、侵略和掠奪”。美國以“中國操縱貿易、援助和商業投資,通過強加經濟成本影響他國決策,進而實現自身戰略意圖”,企圖給中國扣“經濟脅迫”的帽子。

美國熱炒所謂中國“經濟脅迫”有其深意。政治上,美國通過製造靶子,激發國內危機感,驅動中美競爭。美國認為“經濟脅迫”是“中國威脅論”的現實反映,通過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美國可成功在國內推動“對外投資審查委員會”“出境委員會”建立,促使《外國公司問責法》《基礎設施建設和就業法》落地,吸引私募和風險投資基金回流。

外交上,美國通過公開譴責所謂中國“經濟脅迫”,提升其國際領導力,促使西方“團結”。美國熱炒“民主人權”“強迫勞動”等議題,僅能推動部分西方國家在單一領域與美國“一致對華”,美國以報復所謂的中國“經濟脅迫”為由,則可以聯合他國對中國採取旅行限制、加徵關稅、進出口限令、經濟制裁等共同行動。

經濟上,美國通過所謂“經濟脅迫論”代替“疫情中斷論”,繼續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疫情結束後,美國急需其他理由使其供應鏈“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合理化。美國通過詆毀中國形象,“揭露中國經濟和商業生態系統不穩定”,説服其他國家將産業遷出中國。通過孤立“受損國”減少“向中國讓步”,協助“受損國”調整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助其更快對華“脫鉤”。

本質上,美國懼怕中國疫情重新開放後,重新激活經濟實力,建立系列法律和法規,在國內合理使用市場準入、數據監管、技術標準、政府採購和反壟斷,塑造美國企業行為。美國更懼怕的是,中國對關鍵供應鏈的控制和貿易影響力,改變美國盟友決策,最終形成可與“美式制裁”相匹敵的國家經濟安全工具。

綜合看,美國對所謂中國“經濟脅迫”的總體認知和集中反制帶有戰略性色彩,反映其對華競爭的政策總基調,很可能對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造成重大挑戰。

一是美國炒作所謂“經濟脅迫”可能引發全球反華情緒。在當前歐洲、拉美國家民粹思潮持續上升態勢下,美國“詆毀”“抹黑”舉動極易觸動這些國家敏感神經,引發所謂“中國經濟脅迫論”盛行。如果中國相關貿易和投資項目因管理不善造成不良影響,上述態勢更易全面發酵,中國面臨的輿論風險將大增,給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構成衝擊。

二是美國炒作所謂“經濟脅迫”可能對中國産業佈局造成顯著挑戰。美國通過構陷所謂中國“經濟脅迫”,增加其盟友和夥伴國家對供應鏈風險和脆弱性認知,進而構建排華供應鏈。這將抬高中國製造業成本,刺激部分中低端製造業跳過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産業轉移,外遷至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擾亂中國國內經濟與勞動力市場,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口總體萎縮的背景下,對中國不利影響可能加深。同時,美國建立的經濟盟友網路既包括新技術産品協調分配,又包含涉及生産、設備及材料的全産業鏈及投資管制,對華形成圍堵,可能迫使外國企業重新評估在華現有業務,需新投資維持現有業務的部分外企項目會因不確定性而暫停或放棄。

三是美國炒作所謂“經濟脅迫”可能令中國承受體系性遏制壓力。繼《反經濟脅迫法案》主張構建反制中國經濟反擊的“盟友圈”後,美國兩黨相繼又在國會發起《確保透明操作以防止中國濫用國際融資法案》,建議削弱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影響力,《對“絲綢之路”説不法案》考慮在主權數字貨幣領域對華出招。

預計,未來美國排華之舉將不僅限于産業鏈領域,而是將構建全面遏制和打壓中國的經濟金融生態系統。同時,美國借所謂“經濟威脅論”與盟友合作或從雙邊擴展至靈活多邊,可能由此推動不同聯盟進行關鍵和新興技術合作,還可能將該合作延伸至國際機構中,拓展其合作空間,給中國造成更大壓力。

編審:郭素萍 高霈寧 張艷玲

【責任編輯:劉維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