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破壞國際規則共識,阻礙全球經濟復蘇
週密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雖然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發展利益,但客觀上説,美國曾經在全球經貿體系中扮演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逐漸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各方間不信任,並建立起一套各方都能接受且有助於經濟全球化的多邊規則。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代表的多邊經貿體系,保障了各國得以有效發揮其優勢,也為跨國公司的全球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得創新得以迅速推進,解決各方面臨的經濟社會挑戰。
然而,這一切似乎隨著全球經濟貿易的發展而發生了巨大變化。商務部8月11日發佈的《美國履行世貿組織規則義務情況報告》總結和評價了2017年以來,美國以“美國優先”為出發點,阻撓並癱瘓WTO爭端解決機制發揮作用,違反WTO承諾並任意加徵關稅,大量使用貿易救濟和出口管制,實施歧視性補貼,破壞現有的國際供應鏈,實施經濟脅迫和制裁等嚴重削弱WTO作用的一系列行動。應該説,美國對多邊經貿體系的破壞已經不是偶爾為之或不慎為之,而是系統和持續推進的。
WTO發佈的2023年報中明確説明,WTO的總體目標就是把貿易作為提高生活標準、創造就業和改善生活條件的一種方式,WTO依據全球貿易規則系統運作,幫助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能力建設,也為成員提供貿易協定談判和貿易問題解決的平臺。美國對於WTO體系中重要規則的破壞,使得WTO繼續發揮作用遭遇了不小的困難。
國際貿易中,因為各種因素出現爭端很正常,遵循有效的規則去解決爭端更為重要。作為WTO多邊體系“皇冠上的明珠”,爭端解決機制對於約束各成員履行承諾發揮著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也是解決多邊協定不可能完全覆蓋未來發展所有新情況的重要補充。雖然WTO成立之後,多邊協定談判一直未能全面推動,但爭端解決機製作為專業和有效的機制盡可能使得各成員能夠在一些基本共識的基礎上解決國際貿易中面臨的新問題。
但是,2017年以來,在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成員任期陸續屆滿並出現空缺的情況下,美國連續60余次否決了相關成員遴選的程式。WTO允許成員如果對爭端解決機制的專家組意見不服,可以提請上訴機制進行裁定。但是,在上訴機製成員長期空缺的情況下,美國利用這一機制漏洞,把對其不利的裁決提起上訴,實質上阻礙了爭端解決機製作用的發揮。
美國的做法事實上已經引起了其他成員的效倣。截至2023年2月,因缺少上訴機構成員而在WTO處於上訴待審狀態的案件有29起,其中,除美國提起的11起之外,其他成員也提出了18起。WTO迄今為止已經擁有164個成員,如果更多成員對此加以學習和效倣,那將不僅使“皇冠上的明珠”蒙塵,更可能造成已有的成員承諾在履行上的大幅倒退。
自2019年起,美國連續9次向WTO總理事會提交提案,試圖修改WTO發展中國家確定規則。正如WTO 2023年報中所提到的,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提升參與和使用多邊規則的能力。對發展中國家確定方式慣例的破壞,將從根本上改變WTO的作用路徑,給全球貿易的公平和公正造成巨大的影響。
可以看到,從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持續增加、産業補貼的大範圍實施、農業補貼的持續擴大、貿易救濟的主觀任性,到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式、服務貿易、智慧財産權等問題上的國內政策頻頻加力,再到國際經貿合作中的歧視性安排,近年來,美國政府對於多邊經貿體系在從“貢獻者”到“破壞者”的路上越走越遠。為本應以市場為基礎配置資源的國際經貿活動強加上意識形態的標簽,迫使其他成員跟隨其腳步也在扭曲市場活動的模式,顯著增加全球經濟的疫後復蘇成本,也直接影響著各方通過協同推動多邊經貿體系創新發展的進程,為本已承壓的全球經濟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編審:郭素萍 唐華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