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智 | 築牢國家網路安全屏障,關鍵要打造安全的産業生態、提升技術對抗能力
中國網7月25 日訊(記者 李智) 當前,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網路與數據安全已經成為建設網路強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石和保障。網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築牢國家網路安全屏障的關鍵是什麼?對此,中國網記者日前在重慶舉行的網路與數據安全産業大會上,採訪了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和産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
單志廣表示,網路安全是網路空間一個大的、新的網路社會的概念。“新一代資訊技術使網路空間與實體空間的安全相互依賴性增強,導致很多安全領域出現骨牌效應,網路安全會影響物理空間,還會影響各種各樣系統邏輯的依賴性,致使物理空間、資訊網路空間以及整個人類空間的安全性交織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現實案例闡釋了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他介紹,2017年5月爆發的WannaCry勒索病毒,通過將系統中數據資訊加密,使數據變得不可用,借機勒索錢財。病毒席捲了近150個國家,教育、交通、醫療、能源等成為受攻擊的重災區;2021年5月,美國最大的成品油管道運營商受到勒索軟體攻擊,被迫關閉其美國東部沿海各州供油網路,美國政府宣佈17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進入緊急狀態。沈昌祥強調,通過各種案例可以看出,構建數字經濟主動免疫保障體系迫在眉睫。
他指出,中國可信計算源於1992年立項研製免疫的主動綜合安全防護系統(智慧安全卡),于1995年2月底通過測評和鑒定,經過長期軍民融合攻關應用,形成了自主創新安全可信體系,開啟了可信計算3.0時代。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明確提出,以發展高可信網路為重點,開發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産品,建立網路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因此,要打造安全可信産業生態,就要築牢安全底座。
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副秘書長徐倩華指出,當前我國網路安全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國際環境不容樂觀,網安産業與領先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這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多方施策、共同發力,為網路安全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匯聚各方資源,培育更加強有力的産業生態。
網路安全植根于技術創新,技術進步是産業發展的基礎。“要加大技術研究,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下大力氣突破關鍵技術,努力掌握我國數字化轉型的安全主動權,進一步加大對網安企業的政策支援。還應當重視網路安全標準化工作,發揮標準對産業的引領和凝聚力量,探索網路規律提升網路安全工作的規範化水準,加強網路安全標準體系化建設,不斷完善涉及國計民生各領域垂直分類的網路安全標準,科學劃分並有效銜接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同時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為網路安全行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徐倩華説。
隨著技術的進步,數字經濟也將進入大發展階段。然而,數字經濟越發展,數字流動越複雜,安全挑戰越嚴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齊向東表示,在確保關鍵設施重要行業平穩運作的大前提下,必須要確保數據安全和網路安全。
他建議,一方面,要提高安全能力水準,打造安全運營智慧之城。如果一個智慧城市的重要運營系統都是分散的,效率就會低下,只有建立一體化的網路安全運營中心才能夠實現安全穩定的集中輸出;另一方面,網路安全行業的技術攻堅和創新靠的是能夠掌握全球領先的網路安全技術和網路安全人才。因此,需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打造網路安全人才創新之城。
談到網路戰,中科院網路空間地理學實驗室主任郭啟全指出,網路戰是國家間現代戰爭重要手段。國家級有組織的網路攻擊、高級可持續威脅攻擊、漏洞利用攻擊等日益猖獗,網路安全來自外部威脅挑戰顯著增大。當前,國家網路安全法律政策標準密集出臺,網路安全提檔升級跨進新時代,新時代網路安全最顯著特徵是技術對抗,因此,要樹立新理念、採取新舉措,大力提升技術對抗能力。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