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智丨美國對華“脅迫式交流”的霸權邏輯
文丨郭金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5月29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萊德稱,中方已拒絕美方有關在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舉行兩國防長會晤的提議,並表示中方不願進行有意義的軍事對話令人憂慮。美方這一表態企圖把“拒絕交流”的責任推給中國,本質上是對華進行“脅迫式交流”,反映出其在對外交往中一貫奉行的霸道邏輯。
美國為何急於“交流”?
近期,美國從總統到國務卿再到多位內閣部長,頻繁向外界釋放願與中方通話、訪華或舉行會見的信號。這固然與拜登政府標榜的“強勁外交”理唸有關,但也有一定現實考量。
首先,美國意識到中國既“壓不垮”,也“繞不開”。中國通過有力有效的應對,成功頂住了美國過去幾年來在經貿、科技等領域的多輪攻勢,不僅穩住了陣腳,還壯大了自己。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穩步提升。近期,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都調高了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無論是宏觀經濟協調等雙邊問題,還是緩債、傳染病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等世界性問題,離開了中國都難以妥善解決,美國不得不與中國“對表”。
其次,美國希望做出溝通姿態給世人看。拜登政府推行對華戰略競爭給中美關係帶來極大不確定性,在美國國內引發反噬效應,引起美國工商界及戰略界部分人士擔憂,他們希望美國政府採取措施穩定預期,否則可能會有政治後果。今年4月,美國商務部曾評估該部部長雷蒙多年內訪華可行性。有分析認為,雷蒙多訪華如不能取得成果,或將影響其政治前途。從國際上看,美國在歐亞的盟友都意識到,跟隨美國同中國對抗不符合自身利益。歐洲國家已開始用“去風險”代替“脫鉤”的説辭,新加坡則強調,遏制中國崛起和限制美國存在的做法同樣不受歡迎。此外,一些發展中國家對美國挑動中美對立、激化矛盾的做法頗有微詞。為安撫盟伴和爭取所謂“全球南方”,美國只好擺出對華溝通架勢。
中方回應無懈可擊
中國對美國的“溝通術”有著清醒認識。以往經驗表明,美國人口中的“溝通”,主要是給中方拉單子、提要求,企圖改變中國的既定政策,而不是改變自身做法並平衡解決雙方各自關切。美國人在交流中還存在“表態好,落實差”的問題,經常説一套做一套,對自己作出的表態或承諾言而無信、出爾反爾,是典型的“兩面派”。試問,這種蠻橫又缺乏誠意的溝通價值幾許,意義何在?
美國破壞中美高層互動的基礎,自己關上了溝通大門。2018年9月,美國政府以中俄相關軍品貿易違反其國內法為藉口,無理“制裁”時任中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現任國防部長李尚福。這一錯誤美方至今未糾正。2022年8月,針對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臺,中國外交部宣佈採取包括“取消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在內的八項反制措施。從美方近期言行來看,目前解除反制、恢復相關交流的條件仍不成熟。2023年2月,所謂民用無人飛艇事件發生後,美方自行取消了國務卿布林肯原定的訪華行程,恰恰是在中美最需要溝通的時刻關閉了一個重要溝通渠道。
實際上,中方按照2022年11月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達成的共識,一直努力保持雙方各層級接觸溝通。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奧地利長談超過8小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北京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華盛頓分別會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貿易代表戴琪。中國駐美大使謝鋒也于近期赴美履新。包括武官處在內的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同美方保持著日常外交業務聯繫。應該説,中美政府間的交流並不存在障礙。但這不代表中國要按美方的要求進行交流。
中美互動要講平等、觀大勢、謀未來
居高臨下、唯我獨尊是美國對外交往中的“老毛病”。想會見別人,要尊重對方意願,想去別人家裏做客,要懂得客隨主便。這不僅是人與人交往的準則,也是國與國相處之道。只考慮自身需要,強迫別國與自己溝通,達不到目的就亂扣帽子、混淆視聽,只會讓有效溝通更加困難,讓兩國關係漸行漸遠。美方應擺正心態,為中美深入交流創造條件。
世界上的大道理管著小道理。把對華圍堵、遏制和打壓包裝成“戰略競爭”,已成為美國的國策。這種總體框架下的溝通,無論是“護欄”還是“兜底”,都像是用於麻痹或迷惑中國的“煙霧彈”。近日,美方批評中國在南海上空“攔截”美飛機,還表示擔心局勢“失控”,呼籲雙方溝通。實際上,正是美艦機長期頻繁對華抵近偵察,在中國周邊耀武揚威,才使得雙方海空相遇的潛在風險上升。只交流細枝末節,不談整體原則,就是本末倒置,治標不治本。
中國有句話,上醫治未病。真正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係,不應在已經或即將爆發危機時才開始管控,而應從根本上改良可能産生危機的土壤。中國當然不願意同美國發生衝突,但也必須捍衛自身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如果美國繼續不擇手段、不遺餘力地遏壓中國,兩國之間發生對抗甚至衝突的風險會不斷上升。如果美方真要“防止競爭演變為衝突”,那麼只有一條路可走:回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中美正確相處之道上來。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