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美日又拉小圈子,攪動亞太安全局勢

2023-06-05 08:48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在本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由於美方的極力推動,美日澳菲四國防長于6月3日進行了首度四邊會談。據稱,這四國防長“同意加強合作,應對軍事行動擴大的中國”,並對於包括南海問題在內的熱點議題表示了“關切”。有美國智庫學者認為,這一新組成的“小多邊”合作機制較原有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安全議題上將更有效地對中國形成軍事制約。

近期,國內外戰略界對Quad機制未來何去何從有不少討論,認為美國已顯現出在該機制推進中後勁不足的趨勢。此前,Quad被稱為是針對中國的“印太戰略”旗艦項目。上任伊始,拜登政府曾雄心勃勃宣稱在Quad框架內,打造四國軍事、經濟、科技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共同改變中國在本地區帶有攻擊性的行為”,並且通過加入經貿、非傳統安全等合作內容讓更多印太國家接受和認可Quad。然而,諸如Quad這樣的“小多邊機制”的活力恰恰在於集中完成特定戰略目標,一旦試圖面面俱到便會因為缺乏相應的正式協調、保障和約束機制而失去活力。兩年多的實踐證明,Quad框架下成立幾個工作組形同虛設,制定、協同、落實相關議題的設想難以實現。

當前,拜登政府又將在亞太地區遏制中國軍力的企圖,寄希望於意識形態更加接近的國家組成一系列新的“小多邊聯盟”。就此,美英澳三個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組成的“奧庫斯”,成了美方重點打造的遏華工具。與此同時,美方還寄希望於美日韓、美日菲,甚至美日澳菲能夠在半島問題、南海問題和台灣問題上形成新的“印太戰略”框架下的“小圈子”合作。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對於美國採取的全面圍堵中國戰略開始顯現出微妙的溫差,未必願意跟隨美方在地區安全問題上完全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在經歷了莫裏森政府時期的低點後,自去年阿爾巴尼斯政府上任開始,中澳關係朝著全面緩和的方向發展。阿爾巴尼斯在本屆“香會”主旨演講中強調,中美應該通過對話而不是對抗來緩解糾紛。他還強調臺海衝突既沒有緊迫性,也並非不可避免,同時警告中美在臺海的衝突會殃及全球。這與拜登政府近年來不斷炒作的“中方將武力攻臺” “美國及盟友全力護臺”的論調明顯不同。此前,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也曾表示,美澳之間軍事合作的加強不代表澳方會介入潛在的臺海衝突。在本屆“香會”上,中國防長李尚福與澳防長馬爾斯也實現了首次會談,雙方商討了恢復中澳國防戰略對話等一系列涉及安全的議題。

總體來看,儘管澳大利亞在安全政策上對美國仍然有著不小的依賴,但澳方對於美方希望其加入對中國的全面軍事圍堵、緊逼台灣問題這一中方“紅線”的政策,表現出了越發明顯的切割。

作為Quad機制的另一方,印度參與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未雨綢繆”的戰略考量,對於在軍事上染指西太平洋事務並無興趣。印方實際更希望通過Quad機制能夠借助其他三方的科技、經貿實力促進印方進行産業和科技的升級。幾年下來,這一目標並未實現,美方的經貿、科技承諾有名無實,已經大大挫傷了印方進一步參與Quad機制的積極性。此外,Quad機制在防務合作方面過於關注南海,甚至臺海議題。有研究印度防務政策的學者不止一次向筆者表示,印度方面對於自身在印度洋的軍事實力存有信心,印方也無意主動介入南海問題。

可見,澳大利亞和印度這兩個Quad的重要成員對於在亞太地區與美方完全同頻表現出越來越多的不協調,特別對於美方試圖拉攏兩國介入台灣問題抱有警惕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與澳印兩國不同,日本已成為美國在“印太戰略”框架下圍堵、遏制中國最為積極的力量。岸田政府上臺後便極力恢復美日韓三方軍事合作,造成東北亞局勢日趨緊張。在本屆“香會”上,美日韓防長也舉行了會談。今年5月在日本召開了G7峰會,峰會公報中針對中國的各項抹黑攻擊引發了中方的強烈抗議。岸田政府還基本同意北約在日本設立辦事處,更好地協調美西方在亞太的軍事合作。

此外,岸田政府還利用日本戰後數十年來在東南亞地區通過經濟援助、基礎設施投資和經貿往來打造的關係,拉攏東盟國家對付中國。在南海方向,美國通過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獲得了在菲律賓北部面對台灣方向的三個軍事基地的使用權,而日本利用這個機會配合美國,促成美日菲三方軍事合作機制的建立。

近期,美日菲舉行了歷史上首次三方共同參與、為期一週的海警力量演訓。演習雖宣稱旨在維護南海的和平與安全,但結合美日近期在涉臺問題上的舉動,不免使人有針對臺海的聯想。有日本學者對筆者私下透露,目前岸田政府已選擇堅定地跟隨美國,在亞太區域共同遏制中國和俄羅斯。但是,日本真的做好準備承擔未來與中俄兩國衝突所帶來的風險嗎?

綜合來看,儘管Quad機制可能活躍度下降,但美國主導下新的劍指中方的“印太小多邊”機制將會出現,中美安全關係未來仍面臨不小的挑戰和風險。(作者是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責任編輯:高霈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