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薦讀

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的大國擔當

來源:光明網 丨 作者:吳志成 丨 時間:2022-12-03 丨 責編:雷瀅

作者:吳志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這些重要論述明確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指導思想、宗旨原則和使命責任,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為新時代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公共産品的提供者,也是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的重要推動者。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適時調整對世界形勢的整體研判,將和平與發展作為時代主題,將自身發展進步與世界繁榮穩定密切聯繫,對全球治理和國際體系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我國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開始成為現行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的參與者、維護者和支援者。

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和國際化進程的加速,增強了我國深入參與全球治理的信心和能力,擴大開放的需求也促使我國深刻認識到積極參與和改革全球治理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識到自身在治理全球問題中的重要責任。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領域不斷拓展,在涉及氣候變化、跨國犯罪、網路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打擊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上積極發聲,認真履行責任和義務。為推動解決國際問題,我國積極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倡導成立博鰲亞洲論壇和上海合作組織,建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成為全球治理的全面參與者和貢獻者。

進入新時代,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步伐不斷加快,在實踐、制度、理念領域促進全球治理更為公平、有效、包容、合理。一方面,立足自身優勢領域,加快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堅定支援多邊貿易體制,堅決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在全球經濟領域,以自身高水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在全球安全治理中,推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維和機制改革,成為聯合國會費攤派數額第二、維和行動出資第二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在貧困治理方面,帶頭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世界減貧貢獻超過70%。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以建設性姿態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歷次大會和談判,為《巴黎協定》的達成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在公共衛生領域,積極同世界分享防疫經驗,向各國輸送大批抗疫物資、疫苗藥品,實施了新中國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踐行了“中國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的鄭重承諾。

另一方面,在全球治理相關領域向國際社會提出高品質的中國理念和行動倡議,主導創設全球和區域治理新機制,對全球治理的貢獻逐漸從量變達到質變。我國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份額不斷上升,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場峰會,創設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新多邊金融機構,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全球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平臺等,積極參與解決朝鮮半島、伊核、敘利亞、阿富汗等熱點問題,充分展現了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大國擔當。

現行全球治理體系的不公正不合理安排日益凸顯

全球治理體系主要是指國際社會為了治理全球問題、管理全球事務而創設的組織機構、體制機制、原則規範、條約協定等形成的整體系統。現行的全球治理體系為世界各國應對全球風險挑戰,促進發展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調整,而全球治理體系未能反映這種新變化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不夠,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對變革全球治理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

總體上,聯合國作為當今世界最普遍最廣泛的政治安全組織和最重要的全球治理機構,在領導和協調全球治理中的權威性和核心作用不夠,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未能得到有效履行,國際關係的法治化和民主化還未能實現。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受到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思潮的嚴重干擾,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治理問題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加重,西方一些國家依然固守冷戰思維,信奉零和博弈邏輯,利用北約等冷戰産物維護自身強權霸主地位,不甘心接受新興市場國家群體性崛起的現實,不願意面對世界格局日益多極化的進程,陣營對抗特別是大國博弈風險上升,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重挑戰。

國際關係中的意識形態因素和價值觀差異被某些國家蓄意誇大利用,國際文明交流對話體系受到嚴重扭曲,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鬥爭尖銳複雜,不同文明、宗教之間的矛盾持續發展。當下大部分全球性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機構主要是在戰後由美西方大國主導建立或者是基於西方文化傳統、理念邏輯創建的,創立以來自身體制機制的改革甚少,沒有反映和體現當前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突飛猛進的變化,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嚴重不足,也不能適應當今全球治理實踐的需要。面對全球性問題加劇和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當今一些全球治理制度的實際效能存在許多短板,運轉不靈、作用失效的情況經常發生,難以有效應對當下全球問題相互關聯、全球風險交織疊加的客觀現實。除了許多長期累積難治的遺留問題,還有一些新興問題領域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充分關注,存在著治理制度建設的真空,甚至是治理盲區。全球治理體系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與制約,無疑更加凸顯了促進現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的緊迫性。

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貢獻中國智慧

面對全球治理體系存在的不足,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要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貢獻更多中國智慧。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不是尋求把原有的治理體系推倒重來、另起爐灶,而是通過對現存全球治理體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進行改革和創新,使之更加合理,更具有代表性、包容性,使之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

優化和完善全球治理戰略設計。我們參與全球治理的目的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必須優化和完善全球治理頂層設計,強化戰略思維,保持戰略定力,把握大勢大局,分清輕重緩急,把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牢牢掌握戰略主動權。堅持發展中國家身份定位,在不同議題領域團結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利益相近國家,不斷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善於利用各種有效國際機制平臺和雙多邊渠道,反映和表達中國主張和方案,維護髮展中國家合法利益,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推動新興領域的新機制新規則建設,特別是加強國際社會應對資源能源、網路資訊、氣候變化、恐怖主義、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的機制建設。

積極引領全球治理理念和制度機制建設。全球治理體制變革離不開理念的引領,要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繼續豐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張,踐行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充分利用中華文化智慧和治國理政經驗,不斷提出全球治理新理念、新主張和新倡議,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從理念層面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在制度方面,推動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更好發揮作用,擴大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機制影響力,根據全球治理實際需要創建一些新機構新機制,通過主場外交等機會改革和創新原有制度的運作機制,使其更加開放、包容、有效,更能適應當今時代需要。

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多邊治理體系。隨著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治理尤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聯合國,也期待負責任的大國的引領。中國始終忠實履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職責和使命,以實際行動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地位與核心作用。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反對一切與聯合國憲章精神相違背的“家法幫規”,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擔負重要責任。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反映國際力量變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推動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積極參與全球安全規則制定,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加強全球安全治理,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冷戰思維。霸權主義和冷戰思維在全球範圍內破壞他國社會穩定,散播暴力與衝突,助長民族矛盾和極端主義,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對此,中國堅決反對霸權強權、摒棄冷戰思維的立場旗幟鮮明,不僅宣示自己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對外擴張,而且堅定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邊,不斷壯大反對強權政治和霸權干涉的力量。反對在處理複雜安全問題時採取非敵即友、非黑即白的簡單化做法,強調大國競爭不是時代主題,零和博弈不是正確選擇,挑起冷戰、陣營對抗的老路行不通,為本國地緣戰略目標分裂世界的做法更不可取。堅決摒棄獨享安全、絕對安全的想法,為緩解國際衝突爭端勸和促談,為防止熱點局勢升級降溫止戰,讓人類遠離戰火硝煙的噩夢。

加強全球治理能力建設和戰略投入。要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著力增強規則制定能力、議程設置能力、輿論宣傳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加強對全球治理的理論研究,不斷提高相關專業智庫的研究品質和咨政水準,為參與全球治理夯實理論支撐和經驗基礎。高度重視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通過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程,打破學科專業框架界限,完善學科專業設置,加大培養全球化複合型人才力度。借助國際組織實習平臺,為全球治理人才創造國際實踐機會,增強處理全球事務的實務能力。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