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推進製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推進製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2025-03-24 10:58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王宏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製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作,對“三品”戰略深入推進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加快推動産業向中高端邁進,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關於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部署實施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三品”戰略實施以來,我國製造業産品品質提升成效顯著,全國已創建139個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一是製造業産品種類日益豐富,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2024年上半年,登記使用商品條碼的消費品新增966.4萬種,同比增長14.8%,截至2024年6月底,登記使用商品條碼的消費品總量突破2億種,品種總量居全球第一位。

二是産品品質總體穩步提升,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製造業産品品質合格率達到93.93%,主要消費品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程度達97%。航空航太、軌道交通、核電等高端裝備製造品質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三是製造業品牌培育力度加大,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品牌數量規模增長超預期,上榜門類多,發展領域廣,成長速度快。2024年我國製造業入選《世界品牌500強》品牌數量達50個,較2016年增加了14個,涵蓋如海爾、聯想、華為的智慧家電、電腦、通信等領域。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産品、無人機等新興産業領域,我國也涌現出一批如比亞迪、小米、寧德時代、隆基綠能、大疆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企業。

也要看到,當前製造業品種、品質和品牌的發展,仍不能充分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和應對國際競爭挑戰。部分行業産品種類不夠豐富,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個性化、高端化的需求;産品品質參差不齊,在品質安全性、穩定性和一致性方面與國際先進水準相比仍有差距;品牌數量多但品牌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不夠、品牌附加值較低,難以吸引並保持與高端消費者之間的黏性。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企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不強,創新能力不足,品牌建設與運維水準仍不高,國家智慧財産權保護與品質管控體系不健全。未來,要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入手,多措並舉,提升製造業品種、品質和品牌的能級。

充分利用數字化、智慧化技術,面向需求加強産品種類創新。借助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資訊技術精準定位市場需求,推進覆蓋各需求類型的創新産品研發,實現供需、産銷高效匹配,滿足生産和居民消費需要。

健全品質安全保障體系,推進技術創新與品質管理一體化建設。完善品質檢測、品質控制和技術評價等品質基礎能力建設,提高制度制定標準和執行力度,加強自動化控制、數字溯源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提升産品合格率和標準化水準;在重要産業領域同步規劃技術創新和産品品質標準化建設,提高技術創新水準和成果應用效率,促進企業産品競爭力提升。

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加強消費者保護。供給端,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頂層設計,促進專利維權流程合理化,降低企業維權難度,營造良性競爭的市場秩序。需求端,加強消費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倣冒混淆、虛假宣傳、劣質摻假等違法行為,尤其針對電商平臺的品控、質檢、售後服務等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充分保障消費者權益。

加強品牌文化建設,提升優質品牌國際競爭力。加強企業品牌文化建設意識,以龍頭企業為牽引,帶動整體行業協同合作,擴大品牌規模和影響力。引導優質製造企業制定品牌國際化戰略,通過並購、合資等方式與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互利共贏的品牌創新聯盟,充分整合品牌、技術、渠道、文化等國際資源,不斷擴大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