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小企業良好融資生態
文 | 郭子源
12月10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中國證監會辦公廳正式發佈《關於開展“一月一鏈”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全國行活動的通知》,要求加快構建中小企業融資促進良好生態,圍繞製造業重點産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發揮“股、貸、保、擔”綜合融資手段作用,促進廣大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為中小企業構建良好融資生態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打通融資堵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其中,融資生態是重要環節之一。中小企業融資生態的主體涉及政府、中小企業、金融體系、産業園區以及第三方諮詢機構等,良好的融資生態應該通過機制安排,使得各方優勢互補、統籌協作,共用信用資訊、暢通融資對接渠道、提升融資便利度、拓寬全生命週期服務內涵。
整合資源,共用資訊。金融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商業信用行為,因此,不論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信用資訊都是核心。以銀行信貸為例,當銀行較難獲得企業的信用資訊、難以評定信用等級時,最常見的辦法是要求企業提供擔保,如抵押擔保、質押擔保等。但對於中小企業來説,它們通常缺乏足額的抵押物、質押物,這時就要充分挖掘其信用資訊,緩解銀企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為此,可進一步整合資源。一方面,在政府部門、金融管理部門的引導下,搭建線上、線下對接平臺,促進銀企面對面交流、點對點互選;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各類信用資訊共用平臺作用,組織好中小企業登記融資需求,並將需求與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共用。
善抓重點,強鏈補鏈。中小企業能辦大事,不少企業在産業鏈細分領域精耕細作,打造了獨門絕技,發揮著關鍵節點、配套專家作用。構建中小企業良好融資生態,可以從強鏈補鏈的思路入手,以核心企業為紐帶,深入分析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應收賬款往來、物流資金流關係,進一步挖掘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與信用資訊。與此同時,圍繞重點産業鏈,篩選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吸引多類投資機構、政府引導基金參與對接。
多方協同,分擔風險。收益共用、風險共擔不僅是金融服務商業可持續的關鍵問題,也是構建中小企業良好融資生態的重點議題。一方面,設立引導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以及各省份的融資擔保機構作用;另一方面,引導保險機構立足中小企業全生命週期,圍繞企業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環節的風險控制需求,為其提供多樣化的保險方案。
輸血的最終目的是提升造血功能,幫助中小企業“強起來”,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從財務分析的角度看,提升企業的造血功能,就是提升企業貨幣資金的生成品質,而貨幣資金的流入又取決於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因此,接下來要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培育支援力度,特別是要擦亮“專精特新”這塊金字招牌,為更多中小企業參與産業鏈提供機會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