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科技賦能地下空間開發 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2024-12-10 16:15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鄭飛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地下空間工程系教授

受城市化快速推進、人口急劇增加、極端天氣頻發等多因素綜合影響,用地緊張、交通堵塞、城市內澇等諸多“大城市病”快速涌現,造成城市人居環境與公共服務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如2020年颱風“山竹”造成珠三角城市群基礎設施破壞,2021年鄭州特大暴雨造成城市內澇災害。眾多大型城市也面臨早晚高峰道路擁堵和停車困難等問題。開發城市地下空間,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間資源,解放地表資源配置,有效緩解“大城市病”。近日,自然資源部發佈《關於探索推進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為充分挖掘地下空間資源潛力,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出了決策部署。

當前,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在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及城市綜合承載力增強方面,既有重大意義也面臨挑戰。首先,地下空間存在“碎片化”開發利用狀態,地下交通、市政、建築專項開發並存,且存在地上、地下規劃脫節問題,無法形成有效的網路化和系統化佈局,限制了地下空間的綜合效益發揮,增加了後期整合的難度和成本。其次,地下空間工程建造過程相對粗放,綠色低碳、環境友好型建築材料和智慧化建造技術應用不足,地下空間建造碳排放量較高,亟須提高綠色建造和智慧建造水準,以適應日益增長的綠色建築和“雙碳”目標需求。此外,地下空間的運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念相對落後、監測手段缺乏,管理措施不力等現狀,特別是在能源消耗、環境影響、生態效應方面,缺乏有效的監測和管理措施,造成地下空間的後期運營成本高昂、環境負擔沉重等問題。另外,地下空間的規劃立法比較滯後,缺乏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支援,導致地下空間的權屬、使用和收益分配等問題難以明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資本的投資積極性。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需要在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等全流程進行系統性的優化和創新,並以立法的形式明確權屬、使用等一系列問題,以實現其在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面對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挑戰,基於工程建造者視角,系統化規劃佈局方法以及綠色智慧化建造技術、全週期韌性提升技術等科技創新成果將推動解決當前面臨的挑戰,引領城市地下空間的未來發展。

規劃方面,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宜加強與城市總體規劃的協調一致,有機融合地上、地下空間,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城市空間體系。應以實現地下空間的多功能性和互聯互通性為標準,優化地下交通、市政、建築等設施佈局,提升地下空間的整體效能和可達性。以南京江北新區地下空間項目的規劃為例,其地下總建築面積85.10萬平方米,基坑最深達50.8米,集商業、交通、停車和市政設施于一體,形成了一個多功能的地下城市綜合體。

建造方面,綠色建造和智慧建造是城市地下工程的建造利器。綠色建造技術將注重使用環保材料、節能技術,減少地下空間建設對原有環境的擾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智慧建造則依託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地下空間建造過程的數字化、自動化、智慧化程度,實現地下工程建造的安全、提質、降本、增效。如總建築面積58萬平方米的光谷“超級地下城”,其作為包括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停車設施以及市政基礎設施等多種功能的立體化城市地下綜合體,建設過程中引進了資訊化、5G技術、BIM技術等先進技術,形成一套適用於地貌複雜、超長深埋地下空間的施工關鍵技術,推動了國內相關施工技術的發展。

全週期韌性方面,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設計、建造、運維過程都著力強化其防災減災和災後恢復能力。通過空間有序規劃、建材耐久性優化和結構體系的抗災優化等手段,可以增強地下空間抵抗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的韌性,確保災害發生時維持基本功能、災後可快速恢復。如雄安新區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整合了物流、電力、通信、供水、供熱等多種功能。項目建設了覆蓋綜合管廊的物聯網感知體系,搭建了管廊智慧運維平臺,將艙內傳感設備與監控中心互聯,結合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可實現24小時實時、全方位自動監測和狀態分析,為其運維安全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