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

2024-11-04 16:2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丨 王文生 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副教授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2023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景德鎮市考察調研時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從未斷流,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時隔一年,我們再次重溫總書記的講話,依舊滿懷激動,備受鼓舞。

“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景德鎮制瓷歷史悠久,有著2000多年的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禦窯史,是世界著名瓷都。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陶瓷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識,在我國文化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倍加珍視和傳承陶瓷文化,使其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繼續發揚光大。

從陶瓷文化看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擁有著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産。在這些文化遺産中,陶瓷文化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陶瓷是中國名片,世界語言,陶瓷文化凸顯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展現出強大的文化主體性與旺盛生命力。

首先,中華文明在陶瓷製作上展現出了持續不斷的傳承。我國的陶瓷製作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國古代的陶瓷製作者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陶瓷製作技術和工藝。這些技術和工藝一代傳一代,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至今仍然保留並得到傳承。例如,唐代的三彩陶瓷、宋代的青瓷、元代的景德鎮瓷等,都是在前代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産物。這種持續不斷的傳承使得中華陶瓷文化能夠在歷史長河中保持連續性,成為中華文明的獨特符號。

其次,陶瓷文化在中華文明中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內涵。陶瓷器物不僅僅是簡單的實用工藝品,更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和文化意義的藝術品。陶瓷器物中蘊含著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多個方面的資訊。例如,漢代的陶俑是對當時社會生活的再現,宋代的青瓷器則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追求和藝術風格。這些陶瓷器物作為文化載體,通過世代相傳,形成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人們通過欣賞和研究這些陶瓷器物,不僅能夠了解古代社會的歷史和文化,更能夠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延續。

再次,陶瓷文化在中華文明中也表現出了與時俱進的特點。雖然陶瓷器物的製作技術和工藝傳承了古代的經驗,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陶瓷文化也不斷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例如,明代的景德鎮瓷器在傳承傳統技術的基礎上,引入了新的裝飾技法和器型設計,使得其更符合當時社會的審美需求。這種與時俱進的特點,表明中華文明的陶瓷文化不僅具有連續性,更具有活力和創新性。

從陶瓷文化看中華文明突出的創新性

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其文明發展至今有著諸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陶瓷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我國人民的創新精神和卓越才能,凸顯了中華文明革故鼎新、輝光日新的創新性。

首先,中華文明在陶瓷製作上展現出了卓越的創新性。我國的陶瓷製作技術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尤其是汝窯、定窯、哥窯等代表性陶瓷燒制工藝。這些陶瓷工藝不僅在製作過程中注重材料的選擇和工藝的精湛,更注重創新。例如,宋代汝窯採用的“薄胎厚釉”工藝,使得陶瓷器物更加堅實耐用,同時釉面光潔如玉,給人以純凈高雅之感。這種創新性的工藝提升了陶瓷製作的品質和觀賞性,成為中華文明獨特的藝術表達。

其次,陶瓷文化在中華文明中還展現出了對科技創新的追求。我國古代陶瓷製作中的一些技術,如瓷器的釉色控制、紋飾創作等,需要運用高溫燒制技術。這要求製作者熟悉燒爐技術,精確掌握溫度和燃燒時間等參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國古代陶瓷製作者創造性地發明瞭一系列燒爐技術和裝備,如龍窯、龍頭窯等。這些技術的創新為陶瓷製作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援,推動了陶瓷文化的繁榮發展,也表現了我國人民追求科技進步和創新的精神。

再次,陶瓷文化在中華文明中還表現出了與其他文化的交融和創新。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開通,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機會。陶瓷器作為一種重要的貿易品,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這種跨文化的交流促進了陶瓷文化的創新,吸取外來文化的精髓,使我國陶瓷藝術更加多元化和豐富。例如,宋代以後的青花瓷,吸收了中亞和阿拉伯地區的裝飾圖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青花瓷風格。這種文化交融和創新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從陶瓷文化看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

中華文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遺産而著稱。在這些文化遺産中,陶瓷文化是一種突出中華文明統一性的重要表現。陶瓷在我國文化中擁有廣泛的傳承和發展,凸顯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表現出多元一體、團結集中的追求。

首先,中華文明的陶瓷文化體現了區域間的統一。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文化呈現出多樣性。然而,陶瓷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藝術和生活用品,承載著整個中華文化的精髓。無論是北方的青銅器文化還是南方的陶瓷製作,都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文化傳統的傳承。不同地區的陶瓷工藝和裝飾風格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整體上卻展示出中華文明統一的文化特點。

其次,陶瓷文化在中華文明中彰顯了歷史的統一性。自古以來,我國的陶瓷製作就秉承著相對穩定的工藝和技術,形成了獨特的陶瓷製作傳統。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唐宋時期的青瓷,再到明清時代的景德鎮瓷器,這些陶瓷作品保持著相對穩定的風格和特色。陶瓷製作技術的傳承和發展使得我國古代陶瓷在歷史上呈現出連貫性和統一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次,陶瓷文化也體現了中華文明中精神觀念的統一性。陶瓷器作為一種裝飾和實用品,常常以傳統的文化符號和意象為主題,表達著人民的信仰、價值觀和審美觀。例如,龍、鳳、麒麟等神獸在我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常常被運用於陶瓷器的裝飾。這些共同的精神觀念和象徵符號連接了中華文明的各個時期和地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和內向聚集。

從陶瓷文化看中華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中華文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遺産而聞名於世。在這些文化遺産中,陶瓷文化是一種突出中華文明包容性的重要表現。陶瓷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凸顯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體現了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

首先,中華文明的陶瓷文化體現了民族間的包容。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在文化、語言和信仰上有著自己的特點。然而,陶瓷作為一種共同的藝術和生活用品,融合了不同民族的創作理念和技藝,展示了中華民族融合的精神。無論是漢族的青花瓷、藏族的唐卡陶瓷,還是維吾爾族的維陶,都代表了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包容。陶瓷作品的多樣性體現了中華文明對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接納。

其次,陶瓷文化在中華文明中彰顯了歷史的包容性。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陶瓷製作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古代的彩陶到現代的景德鎮瓷器,這些陶瓷作品保留著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格和特色,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演變和包容。每個歷史時期的陶瓷藝術都在自身的時代背景中發展,並吸收了來自其他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形式。陶瓷的包容性體現了中華文明對歷史的尊重和包容。

再次,陶瓷文化也體現了中華文明中思想觀念的包容性。陶瓷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常常以傳統的文化符號和意象為主題,包含著豐富的象徵和寓意。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等思想體系在陶瓷中得到了廣泛的表達和傳承。無論是儒家的仁義道德、佛家的菩提智慧,還是道家的自然觀念,這些不同的思想在陶瓷作品中相互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語言。陶瓷的包容性體現了中華文明對不同思想觀念的接納和尊重。

從陶瓷文化看中華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中華文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遺産而聞名於世。在這些文化遺産中,陶瓷文化是一種突出中華文明和平性的重要表現。陶瓷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凸顯了中華文明的和平性,一直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理念。

首先,陶瓷文化體現了我國人民對和平的嚮往和追求。陶瓷作品往往以和諧、寧靜的意象為主題,展示了中華文明對和平、和睦、和諧的嚮往和珍視。例如,古代的青花瓷作品中常常以花鳥、山水等自然元素為主題,表達著對自然和諧共處的追求。同時,一些陶瓷作品還以民間生活、團圓等主題來表達對家庭和社會和睦相處的嚮往。陶瓷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傳達著對和平、和睦、和諧的美好願景和追求。

其次,陶瓷文化在中華文明中扮演了促進和平交流的重要角色。陶瓷作為一種文化交流的媒介,通過貿易和旅行的方式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國的景德鎮、宜興等地因其獨特的陶瓷製作技藝而成為世界聞名的陶瓷産地。通過陶瓷的交流,不同國家和文化之間建立了聯繫和友誼,促進了和平與理解的發展。陶瓷作為一種共同的藝術形式,搭建了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梁,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再次,陶瓷文化還體現了中華文明對和平的維護和傳承。陶瓷製作需要和平的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秩序,而陶瓷作品本身也是和平的象徵。陶瓷的製作過程需要藝人的耐心和細緻,需要團隊的合作和和諧。陶瓷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藝,承載著世代傳承的智慧和文化,代表了中華文明對和平、和睦、和諧的珍視和傳承。

文以致遠,瓷行天下。文化的生命在於傳承,藝術的繁榮在於創新。讓我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牢記“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殷殷囑託,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讓陶瓷文化在新時代再現盛世榮光。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