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聚焦傳播促進全球共情與公平,第三屆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2024-10-21 17:1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10月19日,第三屆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論壇在在清華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傳媒促進共情與公平”為主題,繼續聚焦于傳播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關鍵角色,尤其關注數字時代的媒體如何能幫助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平等的世界。150余名來自聯合國及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高校院所、媒體和企業的領導者、專家與學者參加了論壇。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鄭志傑、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崔士鑫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楊斌  清華大學副校長

“科技的迅猛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全球健康與發展不平等的問題卻日益突出,世界在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道路上正面臨嚴峻挑戰。面對這些全球性問題,傳播的作用愈發關鍵。”楊斌在歡迎致辭中講道,“清華大學希望能夠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傳播的力量推動全球健康與發展的進步。”

鄭志傑指出,“在歷史上,共情是人類作為社會性物種得以生存和繁榮的關鍵;在現代社會中,它不僅幫助我們理解全球範圍內的困境,促使跨國界的合作,也為實現全球健康與發展目標提供動力。”他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共情遭遇前所未有挑戰的當下,我們亟需共同探討如何撬動傳播的力量,重塑共情、推動實現一個更加健康和公平的世界。”

“共情的前提是知情,知情的途徑須傳播,共情與傳播密不可分。媒體在強化共情傳播、推動形成共情共識上大有可為,讓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深入人心,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引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以及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崔士鑫講道,“人民日報願同各方一道,大力宣介和深入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為世界和平發展與共同繁榮貢獻媒體力量。”

在隨後進行的主旨論壇上,連續三屆在論壇上發言的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感謝清華大學搭建平臺,匯聚各界探討“傳媒促進共情與公平”這一重要主題。“近年來,健康傳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數字工具,它已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重要動力。當準確、科學的資訊未能得到有效傳播時,人們就無法認識到迫在眉睫的威脅,從而導致可預防的死亡人數上升,並對整體公共健康産生負面影響。”常啟德在視頻演講中總結道。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周慶安在其主旨演講中指出,三個因素導致了全球發展與健康議題面臨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共同觀念的缺失、知識體系的鴻溝以及傳播資源的匱乏。他強調:“本屆論壇匯聚全球學者和專家,我們希望通過討論,為傳播研究者和新聞工作者提供更多資源和經驗,幫助我們打破觀念壁壘,提供有效知識,建立傳播資源,讓大家在共情和公平的關鍵詞上找到具體抓手,産出優秀新聞作品,從而推動社區、國家乃至全球傳播體系邁向共情與公平。”

上午的主旨論壇設置了兩個小組討論,分別邀請到領域內資深的國內外嘉賓圍繞“傳媒促進共情與公平”進行交流。第一個小組討論由財新傳媒高級顧問黃山主持,討論嘉賓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傳播總監Gabby Stern,全球基金傳播負責人Christy Feig,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水源、衛生與清潔項目代理主任Doulaye Kone,以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傳播主管巴昱華。他們既從個人的角度,又從各自機構的立場,分享了如何在工作中始終認定自己的角色並聚焦于消除不公平的使命,同時以開放的心態建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健康和發展領域的重大議題。

在之後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陳梁主持的第二個小組討論中,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會長郝陽,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周太東,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副主任、品牌與傳播負責人楊建悅,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副總裁、公益平臺部負責人趙國臣,以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新媒體編輯部主任張施磊,分別介紹了各自機構在講好健康和發展故事方面所做的嘗試。他們同時呼籲建立更加深度的跨學科、跨領域合作,攜手應對數字時代下媒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使用技術和倫理確保內容的生産和傳播不會加劇社會的分裂,而是能夠促進共情與公平。

與前兩屆論壇不同,本屆論壇在現場還設置了虛擬現實體驗區。戴上虛擬現實頭盔,觀看者如同置身於非洲尚比亞的城市和鄉村,觀察一線衛生工作者與社區居民的互動,了解他們的工作如何助力世界消滅脊髓灰質炎。沉浸式的視覺體驗、互動式的增強現實技術,以及富有洞察的可視化數據,有助於提升觀看者對全球消滅脊灰行動的理解與支援。

在下午舉行的兩個分論壇上,15位來自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企業和媒體的專家及意見領袖,分別探討機器演算法、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如何賦能健康公平倡導,以及故事化這種越來越多被運用在新聞采寫和內容創作上的方式,如何助力在分裂的世界中建立共情、彌合分歧、恢復信任。

首先進行的“資訊媒介技術創新賦能公平倡導”分論壇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秘書長蘇婧主持,萬博宣偉未來計劃應用型創新負責人Patrick Chaupham和果殼網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分別就生成式人工智慧對內容生産的革命性改變及傳媒變遷下的健康傳播進行了主旨發言。

隨後,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主任丁勝,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孫少晶,抖音集團副總編輯、媒體合作總經理郎峰蔚,以及復旦大學奇點新媒體研究中心教務組副主任計育韜,與主持人圍繞主題展開了小組討論,從産、學、研多方視角分享資訊與媒介技術融合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如何確保創新最終能夠服務於健康公平的目標,而不是加劇危機、造成生命的損失。

隨後進行的“故事與共情:在分裂的世界中彌合鴻溝”分論壇由播銳智傳播諮詢機構創始人兼CEO沈迪儕主持,《故事FM》創始人寇愛哲,“美元街”(Dollar Street)創始人、暢銷書《事實》(Factfulness)合著者Anna Rosling Rönnlund,以及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發展部教授David Hudson,分別就如何讓遙遠的、別人的故事與受眾産生相關性,如何使用可靠的數據開發有助於消除誤解的教育與傳播內容,以及如何借助調查研究結果提升公眾對消除貧困等全球發展議題的參與度發表了主旨演講。

而在在此之後的討論環節,深圳衛健委宣傳處負責人王嶺,新華社記者、新華研究院研究員姜江,法國美食博主、食育文化對外交流大使安鬧鬧、有意思教練創始人兼CEO、暢銷書《故事力》作者高琳,圍繞故事與共情展開了討論。嘉賓們一致認同在當下討論這個話題十分必要,因為人類正被巨大的衝突籠罩。全球領導人在九年前定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如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阻礙。雖然意識到數字時代的人們正失去傾聽與講述的耐心這一現實,但與會嘉賓皆從各自不同的受眾與故事化方式出發,提出了獨特的建立共情和發揮積極影響的方式。

在論壇最後,周慶安代表主辦方感謝所有嘉賓的精彩分享,也期待能夠繼續依託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在學術研究、國際交流和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平臺優勢,廣泛攜手國內外各領域夥伴,使中國的傳媒界對促進全球健康和發展做出獨特貢獻。

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承辦。


【責任編輯:蔣新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