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以産業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4-10-18 16:34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金軒 國家發展改革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赴地方考察調研“三農”工作,總會關心過問當地鄉村産業發展情況,強調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十四五”規劃《綱要》、近年來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等,均對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推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作出部署。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創新政策體系,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産業,積極開展制度、技術和模式創新,推動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産效率,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聚焦“優勢”做文章,融合場景更加豐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充分發揮我省的比較優勢,把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作為效益農業的主攻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産業是關鍵”。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産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和總結適合本地區的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模式,推動構建農業與二三産業交叉融合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比如,通過産業鏈條上下延伸,催生出農村電商、中央廚房、定制農業等新型業態,農業價值鏈不斷提升,“土特産”文章不斷做強,創響“潛江小龍蝦”“陽山水蜜桃”“洛川蘋果”等一批農産品品牌;通過農業功能的橫向拓展,推動農業與文化、教育、旅遊、康養等交叉融合,催生出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森林康養、體驗農業等業態模式;通過新技術的滲透賦能,促進農業與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植物工廠、智慧農業等前沿技術和新型業態。

二、聚焦“培育”添動能,融合主體不斷壯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構建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體系,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産業”“育好用好鄉土人才”。各地積極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鼓勵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産品加工銷售,組織開展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認定,支援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供銷合同等方式建設標準化、規模化原料生産基地以及行銷設施,帶動農戶和農民合作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截至2023年底,全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超9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952家,納入全國家庭農場名錄管理的家庭農場近400萬個,註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21.6萬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1.5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超過19.7億畝次,服務小農戶9100多萬戶,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1320萬人,其中大部分創辦了融合類項目。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指導推動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正加快從數量增加到品質提升、從單純生産到綜合帶動、從收益獨佔到利潤共用轉變,逐步構建起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産業融合格局。

三、聚焦“示範”強帶動,融合載體漸成氣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以鄉村産業平臺載體建設為抓手,通過示範帶動農村産業全鏈條延伸、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帶動農村産業要素集聚,打造地域特色鮮明、業態類型豐富、創新創業活躍的鄉村産業發展高地。截至2023年底,已創建認定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300家、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300個、農業産業強鎮1509個和優勢特色産業集群300個,以點帶面推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相關省份參照國家産業融合發展平臺載體建設有關要求,積極推動省級及以下産業融合發展平臺載體創建,推動進一步強化原料生産、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銷售的有機銜接和交叉融合,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四、聚焦“惠農”重聯結,融合收益普惠農民

針對農村産業收益分配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不是簡單的一産‘接二連三’,關鍵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不能富了老闆、丟了老鄉,要通過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産業鏈增值收益。”各地以促進農民增收為落腳點,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一體化經營組織聯盟,採取股份合作、訂單合同、服務協作、流轉聘用等模式,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通過“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固定租金+企業就業+農民養老金”“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多種方式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更多産業增值收益,實現産業在鎮、基地在村、增收在戶。以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為例,2023年,平均每個示範園吸納就業2.9萬人,示範園內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7858元,較上年增長12.2%,比同期全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4.6個百分點。

五、聚焦“創新”促升級,融合發展提質增效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要求促進農村三産融合發展,同時強調“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各地將效益和競爭力作為檢驗農村産業融合成效的重要標準,通過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同構”,推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隨著農村産業融合的不斷深入,各地推動農村産業發展標準化、規範化、綠色化的水準進一步提高,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持續增強。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3萬億元,農産品加工産值與農業總産值的比值提高到2.59:1,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4%;全國休閒農莊、觀光農園等休閒農業經營主體達到30多萬家,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數32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各類涉農電商超過3萬家,農村網路零售額超過2.49萬億元,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日益壯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國的鮮活例證和生動縮影。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新征程上,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在工作中堅持好、運用好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以鄉村産業振興新成就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一是堅持系統思維。推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必須把一二三産業作為有機統一的整體統籌考慮、系統謀劃。要立足農業産業,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文章,貫通産加銷,融合農文旅,加強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和政策措施的統籌協調,進一步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

二是堅持市場取向。推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強化需求導向,科學謀劃産業發展方向和佈局、融合發展方式和路徑,發揮比較優勢,持續提升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水準。同時,強化規劃引領和服務保障,營造促進産業融合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推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必須強化創新引領,大力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通過品種、技術、模式、機制等方面的變革創新和綜合應用,催生農村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農村産業延鏈補鏈、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産業質效持續提升,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四是堅持因地制宜。推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必須走特色發展之路。要立足自身實際,念好“山海經”、做強“土特産”,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鄉村産業,更好彰顯地域特色、承載鄉村價值、體現鄉土氣息。

五是堅持強農惠農。推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必須把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推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把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託的産業儘量留在農村,把就業崗位儘量留給農民,更好帶動農民參與産業發展、分享增值收益。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