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邏輯意蘊
文 | 王彤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主席、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又一次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對下一階段我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推進進程進行了全面戰略部署,明確了前進目標、路線圖、時間表,解答了海內外關注的中國將向哪去、如何做等重大問題。《決定》緊扣“改革”主題所提出的“進一步”,既具有高度的確定性、連貫性和延續性,又順應時勢地發展出了新的內涵和特點,需要深入學習、認真領會。
準確認識“進一步”的鮮明特點
“進一步”的第一個特點是更加凸顯了改革的系統性原則。可以説,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系統性應當是我們遵循的第一原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謀劃和推進改革,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全局觀念,強化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分輕重緩急,更加注重系統整合。”
從改革目標上看,系統性體現在服務於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大框架之下,深入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統籌部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堅持“全面推進改革”和“統籌發展和安全”,從總體目標到十四個方面的改革工作部署,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從改革思路看,系統性體現在統籌推進改革、發展、治理三方面工作,辯證處理“穩與進”“破與立”兩組關係,協調解決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主體和不同發展階段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從改革措施看,特別強調“更加注重系統整合”。在改革頂層設計層面,要著眼“一盤棋”,以增強整體效能為戰略導向。在改革創新落實層面,要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同向發力、協同施力、形成合力。
“進一步”的第二個特點是聚焦制度層面發力。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的問題愈加複雜、困難愈加艱巨,不可避免地會觸及深層次社會關係和利益矛盾,需要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決定》圍繞著制度改革、機制創新和體系建設展開,根據不同情況對症下藥,分別提出了健全、完善、深化等改革要求,指明瞭需要發力的主要問題、重點內容和預期目標。
“進一步”的第三個特點是緊扣中國式現代化,以新質生産力破局。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是當前中心任務的重要內容;高品質發展,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三者一脈相承,層層遞進。而在當前實踐中,新質生産力已展示出對高品質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産關係。《決定》強調,“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産力更相適應的生産關係”“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這包括:完善推動戰略性産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産業優化升級,等等。
綜合起來看,《決定》清晰地表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主線,就是通過全局統籌優化,提高改革措施的系統整合效應,全方位激發政策效能,大幅釋放制度紅利,從而加快促進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
深刻把握“進一步”的邏輯旨向
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入領會《決定》深刻內涵,方能有的放矢地推進我們的工作實踐。
一是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取向。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條從未有前人走過的道路。以資本主義為底層邏輯的西方市場經濟制度,與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的中國式現代化相較,必然存在大量錯位衝突、邏輯硬傷。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價值取向,才能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在改革工作中不走樣、不跑偏,確保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事業。
二是堅持遵循以實踐為準繩的行動原則。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已由改革開放史和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歷程驗證了的根本原則。
堅持以實踐為準繩,才能徹底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前提,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導和關鍵。以實踐為準繩,才能不唯心不唯上不唯書,認清問題根源,敢於對症下藥,以實際發展成效為牽引,強化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
堅持以實踐為準繩,才能深入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破解深層次制度性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堅持守正創新,以制度建設為主線,緊緊圍繞發展需要來部署各方面改革工作,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實現綜合整合效應。
堅持以實踐為準繩,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千方百計提高居民實際收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健全加強多層次社會保障,方能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三是大力弘揚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創新、突破,要跳出舒適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風險。只有以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突破舊藩籬、打開突破口,才能以改革激發新活力、發展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完成各項改革任務,推動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要大力弘揚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激發迎難而上的勇氣,鍛造攻堅克難的意志,在深層次體制機制改革上做好破立並舉、先立後破,創第一、填空白,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從根本上衝破束縛發展的桎梏。
要著力培養敢為天下先的優秀人才,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改革“領頭人”“先鋒官”“實干家”,鼓勵以領軍人才牽頭建立先進團隊,在人才培養、選拔、評價的全過程凸顯改革意識、激發改革動力。
要營造敢為天下先的良好生態,形成人人爭先、事事創新的濃厚創新氛圍,為改革者創造幹事空間、提供充足資源、培厚成長沃土。要完善改革激勵和輿論引導機制,營造良好改革氛圍,建立創新制度保障。
四是在數字化推進、現代化治理方面重點著力。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數字化推進和現代化治理。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數字化。要深刻認識到,數字化不是單一的科技手段,而是一場全面深刻的系統性社會變革。要以數字化思維做好頂層設計、描繪發展藍圖,全面打開數字化未來的發展空間。要以數字化手段創造新經濟形態、升級傳統産業,催生促進實體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要以數字化賦能人民美好生活,著力提升教育、醫療、就業、養老、托育等重點民生領域數字化水準,豐富數字化應用場景,加強生活服務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要全面貫徹系統理念,協調推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數字化進程,統籌建設數字強國。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在治理現代化。要以善治為目標,加強制度改革與政策創新,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準;不斷增強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公民等參與國家治理的能力,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發揮多元治理主體的作用並形成治理合力。“數字化推進”激發動力,“現代化治理”增強保障,兩者相互結合、相輔相成,勢必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匯聚巨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