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激發和增強全社會創新活力

2024-09-09 10:4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林堅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專聘研究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決定》把“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並列,放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部分,凸顯其重要性。

改革開放是活力之源。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聚焦建設美麗中國,聚焦建設更高水準平安中國,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長期執政能力,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支援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高水準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準。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完善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機制。擴大開放,必須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深化外事工作機制改革,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通過改革開放,內引外聯,革除弊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創新創造的活力充分涌流、競相迸發,讓經濟社會發展永葆生機活力。

社會活力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是高品質發展的突出體現,也是提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重要標誌。社會是一個自組織複雜系統,社會發展有其內生動力。發展生産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品質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製度,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健全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制度。必須更好發揮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迴圈,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社會活力突出表現為人的活力,包括人的思想活力、精神活力、行動活力、表達活力、交往活力、自由全面發展的活力,等等。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需求基礎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援和服務體系。

實現活力和秩序的動態平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應當而且能夠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濤洶湧也不行。”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關係。活力和秩序是有機的統一體,需要充滿活力,而這種活力必須是有序的,寓活力於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實現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只有保持安全穩定、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才能不斷地釋放發展活力,保持動態平衡。有效協調活力和秩序的關係,才能確保全面深化改革有序進行、行穩致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保持活力和秩序的動態平衡,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蓬勃動力和創新活力,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提供堅實保障,為推進強國建設和復興偉業奠定基礎。

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決定》指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資訊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文化創新能夠激發創新活力、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完善創新機制、營造創新氛圍,有利於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敢於開拓的精神風尚、營造勇於變革的文化氛圍。建構一個好的文化發展機制,創造良好的文化生態,創新創造的活力才能不斷迸發出來,才能激發整個民族、社會成員的創新意識,不斷提升整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總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