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文化遺産:如何保護,怎樣利用

2024-08-29 15:13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指導遊客佩戴使用VR設備。新華社發

  北京市小學生在搭建天壇模型。新華社發

  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池中寺糧倉遺址。新華社發

  圖為故宮角樓。新華社發

【圓桌對話】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切實提高遺産保護能力和水準”。截至目前,我國擁有不可移動文物76萬餘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普查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87萬項……這些文化遺産既是更好賡續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和血脈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近年來,我國在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如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提高遺産保護能力和水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本版特邀幾位文化遺産的理論研究者與實踐參與者進行對話,期待通過他們的實踐、觀察和思考,帶給大家一些啟發。

嘉賓

鄭炳林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

斌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

蔡武進 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教授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副院長

主持人

本報記者 陳之殷 陳恒

我國文化遺産保護取得的進展和經驗

主持人:從總體來看,近年來我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出現了哪些新變化?在具體實踐中,總結出了哪些有益經驗?

劉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方面取得顯著進展。2017年,中辦、國辦發佈《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作出系統部署。“十四五”規劃將“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列為文化建設重要任務。《“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劃》《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實施方案》等專項規劃和政策措施相繼出臺,實施了一批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和重點任務,運用科學技術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了文物保護能力。設立專門的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經費,用於支援相關項目的保護工作。此外,國家還以多種方式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如調整設立“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將文化遺産保護納入學校教育體系,開展文化遺産日活動、展覽、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將文化遺産保護與旅遊業、文化創意産業等相結合,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良好局面。

鄭炳林:近年來,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變化突出表現在科技手段進步帶來的影響。當前,我們已經可以通過運用遙感技術、地理資訊系統(GIS)、數字化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對遺産進行精準監測、管理和修復。比如在敦煌學領域,用前沿科技保護古代壁畫與出土遺址,形成了壁畫病害機理、修復材料及工藝的成套科學機制;建設預防性保護監測預警體系,依託在窟區範圍內投放的600多個不同類型感測器,實現了莫高窟大環境、洞窟微環境、文物本體、崖體、遊客承載量等數據的實時採集和交互分析,及時預警潛在風險,併為預防性保護提供可靠數據支撐;建成國內首座文物保護領域多場耦合實驗室;建成“數字敦煌·開放素材庫”;打造全球首個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數字藏經洞”,等等。這些科技手段在顯著提高遺産保護能力和水準的同時,也為文化遺産的傳承利用開闢了新空間。

黃莉:文化遺産分佈廣泛、種類各異,採用的方法、取得的經驗各有不同。良渚遺址點多面廣,面臨暴雨侵蝕、自然風化、建設發展、生産生活等自然與人為雙重保護管理壓力。為此,我們進行了諸多探索。比如,持續實施大遺址保護補償機制;推動《良渚遺址和鯉魚山—老虎嶺水壩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21—2035)》公佈實施,探索構建“整體智治”大遺址保護體系;開發“良渚遺址5000+”數智應用,聚焦大遺址“發掘—保護—研究—利用”全生命週期,初步實現“變化可監測、風險可預警、行為可追溯、保護可提前”的全天候動態化遺址保護閉環。

持續加強文化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如何理解文化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遺産保護能力和水準?

蔡武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建立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建立文化遺産保護督察制度,推動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這明確了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方向和要求。推動文化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確立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思維。文化遺産保護是超越行政區劃、地理場域、物理標識的整體性、系統性工程,應當打破傳統的單一性文化遺産本體保護,突破文化遺産地域化保護、部門化保護思路的局限,將文化遺産本體與周邊環境視為一個綜合性的生命體,將全國各區域文化遺産保護視為一個有機體,在區域協調、部門協調、生態整合的意義上保護文化遺産。二是健全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制度。健全文化遺産保護政策法規,構建科學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制度體系。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建立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建設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協調製度,全面推進文化遺産保護的部門間、區域間協調,增強文化遺産保護的效力。建立文化遺産保護督察制度,充分發揮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主體的作用,及時發現和查擺影響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問題,為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工作提供補救和指引。加快完善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的政策體系,確保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能獲得具有及時性、務實性、針對性、有效性的政策指引和保障。三是推進整體性、系統性保護行動。推進資訊科技賦能行動,借助數字資訊的力量,拓展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空間和能力。推動中華文明標識體系構建行動,通過國家文化公園、國家級的主題博物館和非遺館等文明標識體系的構建,打造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綜合平臺。通過推進文化、旅遊及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為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營造新場景。推進多元力量參與行動,通過政策引導和方式激勵,促進更多的人才、資源和社會力量匯聚于推動文化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

鄭炳林:第一,制定文化遺産保護規劃 。以具體工作為例,包括但不限于借助文物普查情況,以實事求是為原則,優化完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和方案,科學劃定各類保護對象的保護範圍,規範必要的建設控制地帶,推進多規合一,構建以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為核心的保護規劃體系 。第二, 建立文化遺産資源的評估標準體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法》等作為指引,建立健全遺産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和保護機制,既要明確各方的權責和義務,為遺産保護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又要構建完善的保護體系和監測機制,包括定期監測、評估和維護等,確保遺産的保護常態化、可持續化。第三,構建文化遺産學術研究體系 。以高校教育為例,“文化遺産學”近年來正式設立並加快建設,它有別於傳統考古學、歷史學或管理學等學科的核心理論方法體系,內容卻又與之息息相關,應以“文化遺産學”發展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産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管理和研究。第四,構建文化遺産價值認知傳播體系 。文化遺産的價值問題是文化遺産的基礎問題之一,應通過加強對文化遺産價值的認知、闡釋與傳播力度,推動全社會提升對遺産保護的重視程度和認知水準,進而實現對遺産資源的合理配置。

讓文化遺産更好貼近人民群眾生活

主持人:如何更充分挖掘文化遺産的時代價值,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同時平衡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

蔡武進: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利用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豐富的文化和旅遊場景、産品和服務供給,讓人民群眾獲得更為多彩的精神生活體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産傳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這為文化創意産品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空間,使得擁有物質和精神雙重屬性的新型消費品大量涌現。在優化物質生活産品供給體系的同時,也豐富了人民群眾物質消費生活的內容。並且,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和利用也促進了文化、旅遊及相關領域新業態的發展,從而激發了市場經濟發展活力,為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準、精神富裕程度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需要注意的是,“保護第一”是一切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工作的立足點、出發點及合法性之所在。與此同時,利用是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方式,文化遺産只有在合理利用過程中,與時代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結合,才能得到更廣泛的認知,獲取更強大的生命力。

鄭炳林: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實證,只有平衡好保護和利用的關係,才能確保文化遺産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們可以更多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加強文化遺産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宣傳,在全社會營造保護文化遺産的良好氛圍。在全媒體時代,應該創新傳播形式,充分利用AR、VR等互動技術,讓人們沉浸式感受文化遺産的獨特魅力,多角度全方位認識文化遺産。同時,加強文化創意産品開發,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以甘肅簡牘博物館為例,他們立足簡牘特色文化和元素,開發了“大道至簡”“永年”“字有聲”等IP及30余種文創産品,這些頗具文化和科技內涵的複合性文化體驗産品,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化需求,讓更多人體驗到簡牘之美。

黃莉:我們發現,蘊藏在文化遺産、遺址文物中的文化基因、文明記憶,承載著無限的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可以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很貼近。2023年的杭州亞運會上,火炬、宣傳片、吉祥物、引導標識系統中都大量融入良渚文化元素,良渚文創箱包作為中國奧運代表團官方行李箱亮相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為了讓良渚遠古文化美學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我們還開展了“良渚MEI”生活美學工程,研究發佈良渚色,開發了11大類600餘款文創産品,讓全國人民感受到良渚文化之美。

同時,還應該更好發揮文化遺産的公共教育功能。比如,良渚博物院通過打造“良博奇妙夜”“世遺×非遺”“良·雅·集音樂會”等富有趣味性的活動,發起“一起:尋找文明之光”計劃,推動全民化、無差別化的遺産教育服務,加強了博物館與社會公眾的聯繫和支援,增進了公眾對於文化遺産的了解、認同,提升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和輻射力。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