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探索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路徑

2024-08-20 14:53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劉振中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産業是國民經濟基石。科技創新為産業高品質發展深度賦能,産業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轉化載體和應用場景。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必須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把握二者融合的基礎、關鍵、途徑,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堅實物質技術基礎。

二者融合是大勢所趨

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相輔相成。二者實現深度融合,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的必然要求,對推動高品質發展、提升産業鏈安全韌性、建設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當前,我國正處於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生産函數發生改變,勞動、資本等傳統要素投入動能減弱,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加快培育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新增長動能至關重要。同時,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低成本要素為前提的“全球代工”模式難以為繼,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向高端化、高附加值環節攀升是必然選擇。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能夠發揮創新主導作用,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加快高品質發展步伐。

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路徑。科技創新作為生産力發展的核心要素,通過提升技術水準和研發能力,能夠大幅提高勞動生産率和産品附加值,形成新質生産力。産業創新則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重要環節,能夠提升産業“含金量”,增強産業鏈整體競爭力。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可以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謀劃佈局未來産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

提升産業鏈韌性的戰略選擇。當前,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部分國家構築“小院高墻”,對我國産業鏈安全形成嚴峻挑戰。我國産業體系配套完整、規模龐大,但一些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能夠助力重要領域和核心環節攻關,補齊短板環節,強化多技術路線備份能力,提升産業鏈安全韌性。

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整體水準大幅提升,但仍存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科技創新資源佈局亟待優化等問題。同時,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有助於優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佈局,促進産業在實踐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持續突破和孕育新技術,打通産業強與科技強的互促通道,建設科技強國。

把握融合目標方向

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旨在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升引領性、銜接性、安全性和迴圈性。

原創性技術突破形成産業創新發展引領力。原創性技術突破是科技創新的源頭。當前,科學研究範式深刻變革,國際科技競爭日益向原創性基礎前移,迫切要求我們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要通過基礎研究持續積累,最終形成“從0到1”的質變,實現原創性技術突破,推動形成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

科技成果創新與産業化應用無縫銜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從科技創新到産業化應用的週期大幅縮短。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速度仍需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要讓科技成果能夠快速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快速轉化為新質生産力。

産業領域及其發展環節“卡脖子”技術全面突破。我國擁有世界上産業門類最為齊全的産業體系,但面臨“卡脖子”技術難關,科技創新必須直接應對産業發展中的瓶頸和挑戰,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技術突破帶動實現産業安全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就是要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如積體電路、發動機、數控機床、工業軟體等,實現從依賴進口到自主研發的轉變,顯著減少對外技術依賴,提升産業鏈安全韌性。

産業發展催動自主創新形成良性迴圈。産業發展帶動的市場需求是創新的重要源泉,是技術進步的重要途徑。我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不斷升級的産業需求為企業創新提供了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就是要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應用場景為牽引,探索多條技術路線,加速技術迭代,開闢産業發展新賽道,形成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的良性迴圈。

找準融合關鍵路徑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科技革命快速迭代的時代背景下,要著眼“激活主體、一體佈局、融合賦能、強化紐帶、暢通迴圈”,不斷深化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的融合。

整合政策供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動力。圍繞原創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堅持統籌部署,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引導科技領軍企業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吸引社會資本。健全重大技術攻關風險分散機制,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降低重點領域中小企業創新門檻和風險。

聚集多方力量,推動産學研用一體佈局。圍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開發、工程化驗證或中試、技術成果商業化等鏈式環節,完善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協作機制,全面提升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效率,引導科研成果貫通式轉化。著眼重點産業鏈各環節科技攻關目標,優化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的科技資源佈局,推進科技創新央地協同,統籌各類科創平臺建設,打造一批創新聯合體,促進産業鏈與創新鏈精準對接、深度融合。

提升産業質效,推動科技創新全面賦能。以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利用新一代資訊技術對傳統産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提升自動化、智慧化水準。以科技創新賦能新興産業培育壯大,強化創新引領,支援新興産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以科技創新賦能未來産業前瞻佈局,充分發揮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對未來産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搶佔科技制高點,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産業集群。

聚焦市場銜接,健全創新仲介服務體系。明確創新仲介服務機構地位和作用,推動其向專業化、網路化、規模化發展。建立多元化資金渠道,通過財政支援、稅收優惠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創新仲介服務機構建設,促進科技同産業對接、資金同需求對接。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構建高效、專業、可靠的創新仲介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提供支撐。

著眼鏈條融合,促進科技産業良性迴圈。緊緊圍繞差異化産業發展需求,推動創新鏈向産業鏈延伸,將研發創新立足點放在産業優化升級上,促進由科技創新到産業創新的單向推進向雙向互促轉變。構建創新鏈和産業鏈連結平臺,支援新型研發機構以“賽馬制”等方式,直接對接技術和需求,大力推廣“企業家出題、科學家答題”“科學家給技術、企業家出産品”等聯動模式,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實現創新資源互動互通,實現科技與産業間的良性迴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