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質生産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文 | 夏明月 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冬陽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新質生産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産力,不僅能促進高新技術産業、製造業、服務業的發展,而且可以應用至農業、農村領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改革完善‘三農’工作體制機制,為農業現代化增動力、添活力。”因此,深入把握以新質生産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在邏輯與現實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 新質生産力能夠有力提高農業農村發展水準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生産力水準提升。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農業新産業新業態,展示出推動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的強大潛力。新質生産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徵,能夠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産業急需、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推廣,提升全要素生産率,從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助推農村産業數智化。新質生産力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助推農業産業數智化,極大地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智慧農業機械設備、智慧灌溉系統、農情智慧監測系統以及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應用和推廣,大大減少耕種、施肥、除草、收割、烘乾等環節的人力成本,大幅提高農業生産效率,也提高了農作物的産量和品質。通過基因轉移和編輯技術、細胞培養和染色體操作技術、蛋白質改造和優化技術,能夠培育出抗逆性更強、産量更高、營養價值更高的農作物新品種。這不僅能夠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和産量,還有助於減少資源浪費、環境影響和作物損失,對提升我國種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具有重要作用。新質生産力還助推了農村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可以對土地進行遙感監測,對土地品質、肥力等進行評估,為農民提供優質的種植土地;利用物聯網感測器可以實現對土地營養元素的實時監測,通過配比、精準施肥的方式,達到最佳的種植效果;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對智慧農機進行自主駕駛和智慧控制,提高農機作業效率;利用大數據、智慧演算法技術對供應鏈進行全面管理和優化,預測市場變化,提醒農民及時調整生産策略,實現市場行銷的精準化。
助力農民生活便捷化。應用新質生産力,打造一個智慧且人性化的數字鄉村服務系統,能夠帶來更高的社會生活品質。在具體實踐中,加強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慧化改造,能夠在保障原有功能的基礎上,提高基礎設施運作效率和智慧化管理水準。例如,建構數字電視、數字圖書館、數字醫療、數字村務等配套設施,滿足農民對學習、社交、健康、民生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對新興産業的支援力度,強化農業科技支撐,鼓勵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推動技術創新和産業融合,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有助於推進鄉村産業園區化、集群化發展,培育具有新興産業特色的新業態、新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加大5G基礎設施、特高壓輸電系統、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區域性大數據平臺等的安置力度,推進縣域電商直播基地建設,發展鄉村土特産網路銷售,能夠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實現鄉村環境更優化。新質生産力倡導綠色、低碳、迴圈的發展模式,既注重經濟效益,又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能夠提升鄉村環境的整體品質,讓人們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節約能源、減少排放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有助於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例如,利用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修復退化土壤、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利用智慧電網和新能源技術,減少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依賴;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加強對能源和資源的智慧管理,降低成本和風險,保護環境和資源。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為傳統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傳播與消費提供了新的途徑與空間,有助於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切實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例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非遺資訊的採集、存儲、傳播、利用與傳承等;依託公共文化雲平臺、VR/AR鄉村文化體驗館等,確保農民文化生活有場所、有平臺;通過短視頻、網路直播等形式,促進“村BA”、村超、村晚等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康發展,增強農民參與文化生産的“主體性”。
2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路徑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以新質生産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仍在一定範圍記憶體在一些堵點難點。
城鄉要素流動不暢,數字鴻溝亟待彌合。農業領域産業數字化水準相對滯後於非農産業領域,鄉村治理數字化以及公共服務數字化水準與城市存在一定差距,農村居民在數字素養以及使用資訊資源的機會和能力方面落後於城市居民。基礎設施有待提升,公共服務仍需完善。城鄉基礎設施配置不均衡,農村道路、橋梁、電力供應、通信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影響了城鄉之間交通網路的銜接性,使得農村産業難以實現集群化和規模化發展。農業研發投入不足,農業科技人才缺乏。主要表現為農業科技投資強度不高,農業科研機構人員經費、公用經費不足,持續穩定支援經費比例偏低。並且,由於農業生産效益相對較低,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週期長、風險大,難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進來。農業産業鏈尚不完善,農産品附加值較低。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仍然是以稻穀、小麥、玉米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特色産業鏈較為短缺,品牌産業鏈不夠長,龍頭農産品企業數量相對不足,難以適應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因此,應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聚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短板弱項,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發展新質生産力,切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暢通要素流動,彌合數字鴻溝。統一城鄉要素市場,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有力支撐,也是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應推行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就業和人口管理制度,破除阻礙城鄉融合的戶籍藩籬。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賦予城鄉居民一致的教育、就業、社保等權利,實現城鄉勞動力要素的平等交換和雙向交流。完善農業農村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農業農村,使更多的公共財政轉移到農業農村領域。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拓寬“三農”融資新渠道,構建多層次、多樣化、適度競爭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解決廣大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深化土地徵收制度改革,提升徵收補償標準,完善徵地安置方式,構建城鄉統一土地市場制度,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切實保障農民的集體收益權、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把改革紅利分給農村和農民。推動數字中國戰略在鄉村地區的有效實施,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是産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公共産品,要堅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到交通郵電、農田水利、供水供電、污染治理、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中,發展鄉村地區的智慧交通系統、智慧電網系統、智慧水利系統、智慧環境監測系統等,在推進農民生活智慧化的同時,促進城鄉各要素的雙向流動。大力推進農業物聯網建設,連接氣象感測器、土壤濕度感測器、獨居老人生命體徵探測器、家庭煤氣泄漏報警器等各類感測器和設備,為農民提供支援,大幅提高農業生産效率,讓農民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著力推動數字鄉村應用場景的培育與建設,統籌建設區域性大數據平臺,開發各類農業農村場景下的應用軟體及資訊化産品,加強農業生産經營、農村社會管理等涉農資訊協同共用。深入推進教育培訓、醫療健康、文化旅遊、商貿服務等領域的數字化發展,打造農村數智社區,建立生活服務數字化標準體系,以數字化驅動生活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助力廣大農民享受更高品質的公共服務。
深化研發推廣,培育科技人才。政府應做好頂層設計,提供針對性的科技創新政策,持續加大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優化稅收政策,完善農業風險投資法規,為形成新質生産力奠定堅實基礎。種子作為農業發展的“晶片”,是面對未來的新興産業。應確立以農業科技企業為主體的種業創新體系,推動農業科技企業與科研單位、金融機構、種業基地對接合作,加強高産、耐鹽耐鹼、耐寒耐旱等急需品種的研發。聚焦重點領域,著力提升農機裝備水準、作業水準、安全水準和管理水準。在“稻菜輪種、稻螺共生”“無人農場”“智慧種田”等新種養模式下,激活農業高品質發展潛力。構建現代農業人才培養機制、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加強高等教育新農科建設,促進現代農業技術在人才培育中的廣泛應用,培育一批既能夠攻關關鍵性技術、引領科技前沿發展,又對“三農”工作有一定了解、願意投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緊缺專業人才。
打造全産業鏈,提升附加價值。聚焦優勢特色主導産業和重點産品,優化以市場為導向、按需生産的供應鏈,大力推廣恒溫灌裝、充氮保鮮等新技術裝備,開發系列中高端産品和精深加工産品,滿足消費需求。充分發揮勞動力、土地、環境和特色農産品等優勢,積極培育多元化農業特色産業,打造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鄉土小村、特色小鎮等,提升産業附加值。推進“數商興農”,促進農村産業鏈數字化轉型升級。構建全産業鏈全過程管理數據和分析服務模型,健全市場和産業損害監測預警體系,打造加工廠、倉儲、物流、電商平臺一體的生態迴圈圈。在強化多品種聯動調控、儲備調節和應急保障的基礎上,提升農村經營主體品牌化發展觀念,借助電商平臺做好品牌宣傳和推廣,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優勢農産品知名品牌。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創新引領作用,瞄準國際標準,根據産業需求設立基礎能力改造迭代、延鏈補鏈清單,明確全産業鏈技術路線、區域佈局和應用領域,增強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