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張海鵬:深化改革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4-07-11 16:08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張海鵬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農村改革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也深刻改變了中國農業農村的面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農村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開創性地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發展戰略、舉措,推動“三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時代以來,我國農村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把15億畝承包地確權給2億農戶,穩定了土地承包關係,夯實了家庭承包經營基礎性地位;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提升了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不斷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全農業支援保護政策體系,完善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農業補貼制度,增強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不斷破除妨礙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雙向流動的制度藩籬,促進了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形成;完善農村基層組織制度,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加強農村基層法治,提高了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總體來看,農村改革“四梁八柱”已經建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形成,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制度基礎更加堅實。實踐再次證明,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經驗

回顧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歷程,可以歸納出若干成功經驗和規律,為下一步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堅持守正創新。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探索是一個在守正中創新的歷史過程。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是農村改革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不管怎麼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産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這是由我國農村改革的性質、目的和方向決定的,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和經驗總結形成的,事關農業農村發展全局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局,絲毫不能動搖。説到底,深化農村改革就是要“以不變應萬變”,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堅持維護農民利益、堅持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的基礎上,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確保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正確方向。

堅持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我國農村改革始終貫穿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革,農村改革涉及的利益關係更加複雜、目標更加多元、影響因素更加多樣、任務也更加艱巨,農村改革的綜合性和複雜性空前提高,加強整體謀劃和頂層設計的意義更加凸顯。黨中央強調,要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這是深化農村改革能夠平穩推進並取得顯著成效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從總體上把握農村改革的方向,提出深化農村改革總的目標、大的原則、基本任務、重要路徑,例如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等,提高了農村改革的系統性。另一方面,繼續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在把握方向、堅守底線的前提下,鼓勵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催生了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新實踐。黨的領導是實現農村改革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的根本保證。在深化農村改革中,黨中央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通過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改革方向,通過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改革探索,通過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試點、完善、推廣”過程順利推進和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從體制機制上實現了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良性互動、有機結合。

堅持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在改革中如何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係,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在深化農村改革過程中,堅持整體性推進,使各方面問題配套解決,同時也為重點突破創造了條件。堅持樹立城鄉一盤棋理念,注重城鄉改革發展的統籌協調,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相向而行;強化“三農”問題整體視角,同步推進與農業、農村和農民相關的改革。但是,整體推進不是平均用力、齊頭並進,而是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以重點突破為主要抓手,通過牽住改革“牛鼻子”,來推進各項改革。例如,通過深化改革“由點及面”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不斷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又如,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現重點突破,就能以點帶面、牽一髮而動全身,最終實現農村改革的整體推進。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深化農村改革既堅持系統思維,又聚焦重點領域,統籌考慮農業和農村發展,統籌考慮城鄉改革發展,統籌考慮公平和效率,把強化集體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實現農民集體成員權利同激活資源要素統一起來,大大提高了改革的整體性和協同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力,敢於啃硬骨頭,盯著抓、反覆抓,直到抓出成效。這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論。從“農村改革”“深化農村改革”到“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強化農村改革創新”,這一系列重要表述都反映出黨中央推動改革的力度和決心。實踐證明,農村改革能走到今天,關鍵就是始終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為指導,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扎紮實實把各項改革舉措落到實處。

推動農村改革向縱深發展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國農村改革成就巨大,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依然較為突出,農村改革整體上相對滯後。與此同時,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也進入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階段,這對深化農村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又到了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動改革的複雜程度、艱巨程度不亞於40多年前,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農村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

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要錨定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農業強國目標。黨的二十大在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藍圖時,對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總體部署,概括地講就是,未來幾年“三農”工作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農業強國。相比脫貧攻堅,建設農業強國面臨的任務更艱巨,必須用創新思維尋求破解“三農”難題的有效辦法,用改革法寶清除制約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鄉村振興體制機制更成熟更定型,確保農業農村現代化行穩致遠。建設農業強國分階段推進的路徑,也要求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必須保持歷史耐心,分階段分步驟推進各項戰略謀劃,久久為功。

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戰略下持續推進。要建立同農業強國目標相適應,符合中國式現代化典型特徵,能夠引領支撐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體現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共同富裕等發展導向的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要圍繞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把握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係這條主線,聚焦農村土地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糧食安全保障制度、農業支援保護制度、鄉村治理體系、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出一批既有基礎性、迫切性又有牽引性、利長遠的重大改革舉措,不斷推動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總之,農村改革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利益關係錯綜複雜。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新時代新征程,要堅持用大歷史觀看待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著眼歷史視野找準農村改革方位,堅持歷史思維理清農村改革邏輯,遵循歷史規律把住農村改革方向,順應歷史大勢謀劃農村改革思路,堅持底線、鼓勵探索,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加快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突破,讓廣大農民在改革中有更多獲得感。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